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利用噬菌体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慢性病的思路 精选

已有 10728 次阅读 2014-9-3 10:28 |个人分类:研究生培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将各种跨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交叉思路往往是创新研究思路的有效手段,这里贡献本人在阅读有关文献中想到的一种思路,贡献给年轻学者作为一种寻找思路的启发例子,没有确切依据证明合理可行,参考请慎重。

噬菌体作为耐药菌的一种手段已经被证明具有可行性,肠道内存在某些促进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状态的有害细菌类型,如果利用噬菌体具有特异性强的优势,可否建立一种预防治疗某些慢性疾病的手段。

每个人身体上都存在数万亿的细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分布在皮肤、肠道、口腔等许多部位。这些正常的细菌被我们称为正常菌群,研究正常菌群的技术被称为菌群组学。许多细菌对于我们健康保持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分布在肠道的细菌。几年前,美国通过人类元基因组计划分析了这些细菌的类型,证明健康成年人体内存在1万多种正常细菌。有一些研究表明,肠道内存在某些促进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状态的有害细菌类型,特异性抑制这些细菌的生长有望提高健康,甚至治疗某些疾病。杀灭细菌最简单的方式是用特异性抗生素,但是抗生素最大的危害是选择性不强,作为调节肠道菌群的方法有可能导致菌群紊乱,不适合作为调节慢性病的方法。因此这种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策略要求选择更为特异的抗菌方法。

由于冷战的历史原因,前苏联的患者曾经难以获得西方国家开发出的先进抗生素。为克服这一困境,前苏联投入重资开发使用细菌病毒(噬菌体)对抗细菌感染。噬菌体疗法目前在俄罗斯、格鲁吉亚和波兰仍被广泛使用,但其他一些地区并没有采纳这种技术。面对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问题,欧洲美国等国家科学家和政府也开始认真地考虑使用噬菌体疗法对付细菌耐药问题。今年3月,美国NIH过敏和感染疾病研究所就将噬菌体疗法作为7种对付抗生素耐药的手段之一。今年5月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微生物学会学术会议上,瑞士洛桑大学教授Grégory Resch介绍了欧洲第一次使用噬菌体疗法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计划Phagoburn,受到欧盟的资助这一研究计划,将用噬菌体治疗人类病毒感染。

噬菌体在人体正常菌群中可能广泛存在。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罗伯特爱德华兹等在研究肠道菌群过程中,意外发现大约50%的人群的肠道内存在一种噬菌体,这种噬菌体的宿主是一种拟杆菌,这种拟杆菌与糖尿病和一些肠道疾病有关。这提示这种噬菌体可能会影响拟杆菌在肠道内生长的活力,影响宿主的健康。理论上考虑,各种细菌都有可能有其独特的噬菌体,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肠道内菌群的类型非常多,某些细菌的比例比较高,那么这些优势细菌的噬菌体也可能比较多。

利用噬菌体对付细菌感染最大的优点是具有特异性,一种噬菌体感染特定细菌类型并杀死这种细菌。抑制正常菌群中某些有害细菌必须采用精确的方法,这正是噬菌体方法的独特优点。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寻找某一种细菌的噬菌体是相对容易的技术。因为自然界提供了充分的资源,首先没有发现任何一种噬菌体可以感染不同类型的细菌,理论上几乎所有的细菌都有可能具有一种甚至几种噬菌体。另外结合最新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人工制作可感染特定目标细菌的人工噬菌体。最近MIT合成生物学家Timothy Lu团队使用 DNA编程技术CRISPR构建的工程噬菌体能特异性感染并杀死耐药菌。这种噬菌体通过RNA片段导入存在耐药DNA序列的目标细菌。如果细菌含有耐药DNA序列,RNA就可以和这种序列结合,并结合Cas9酶,切割细菌DNA,并杀死细菌。利用这种策略,将来可以制造出更具有特异性的人工噬菌体。

既然正常菌群是影响身体健康和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而细菌是噬菌体宿主,必然对细菌宿主的生长甚至生物学效应产生重要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可以利用天然或人工噬菌体强大的选择性作为调节细菌生长的理想工具,建立一种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某些慢性疾病和异常状态。当然使用这种方法需要首先进行动物实验确定其效果,在明确其长期安全性基础上,通过人体实验确定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果。这种方法的潜在风险是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甚至不能实现预防治疗疾病的想象目的。

本文将计划英文发表,请不要转发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174-824553.html

上一篇:高脂饮食影响肠道菌群促进肿瘤发生
下一篇:从丁香园的成功谈科学网的发展

22 张磊 武夷山 孙爱军 薛宇 杨金波 谢平 郭宾 唐小卿 陆泽橼 陈一良 高友鹤 李土荣 张南希 罗帆 徐向田 梁洪泽 zhangling divingmed eastHL2008 yunmu Allanmu yanan201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1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