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开的老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Soliton contact me: scwen@hnu.edu.cn

博文

诺贝尔化学奖:对物理学的感谢和补偿 精选

已有 11050 次阅读 2011-10-5 21:35 |个人分类:管点闲事|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化学, 物理学, 诺贝尔奖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舍特曼。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舍特曼的贡献在于在1982发现了准晶体,称这一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化学家们看待固体物质的方式

这一奖项自然让人们联想到了去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是英国科学家安德烈·盖姆与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他们的贡献是2004首次制成石墨烯材料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准晶体和石墨烯都具有特别相似的学科归属性,在物理学中可归属于凝聚态物理。因此,去年授予石墨烯物理学奖,那么今年如果要授准晶体诺贝尔奖,那也应该授物理学奖才算正常。

准晶体,从它的发现者到对它的发现手段,其实都很物理。维基百科对诺贝尔奖的反应真是快,第一时间更新了“准晶体”词条的内容,包括中文和英文。看维基百科是怎么说的:

1984年,丹谢赫舍特曼在快速冷却的 Al4Mn 合金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相,其电子衍射斑具有明显的五次对称性,并推测这种结构具有三维空间的彭罗斯拼图结构。这一发现在当时曾经震动了凝聚态物理学界,谢赫特曼也因此工作得到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后来在许多复杂的合金中也发现了这一现象。

不可理喻吧,震动了凝聚态物理学界的工作得到了诺贝尔化学奖!

国内不乏准晶体的研究者,相关著作也不少,如上世纪末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非线性科学丛书,其中就有刘有延和傅秀军的专著《准晶体》,书中对准晶体的介绍完全是物理的:“准晶体的实验发现,被认为是固体物理学近几十年来的一项重大突破。约二百年来,物理学家一直认为固态物质可分为晶态和非晶态(玻璃态)两大类……可是,1984年的一项实验发现,却戏剧性地改变了我们的上述传统观念。……我国郭可信研究组亦几乎同时独立地发现Ti-v-Ni急冷合金具有二十面体对称性。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现已发现,准晶态广泛地存在于许许多多类型的多元合金之中。”

当然,当今时代,学科交叉越来越厉害,很难说某一发现属于哪一学科或对哪一学科更有推动作用。准晶体和石墨烯也许就是属于这种很难界定清楚的科学发现。在这种情况下,诺贝尔奖各分委员会是否存在抢成果,扩大统一战线或扩充地盘之嫌?如果石墨烯和准晶体都要授诺奖,且要在物理学和化学两者中占位子,那么在我看来,去年的物理学奖石墨烯倒更应该授化学奖,而今年的化学奖准晶体更适合物理奖。去年,物理学奖为抢先,继续雪藏杀手锏成果准晶体,急匆匆地将诺奖授予发现才几年的石墨烯,没想到化学奖也不是省油的灯,今年捅到了物理学奖的痛处。

想歪了!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胸襟和眼界不会这么狭隘,无论物理学奖还是化学奖,都是诺贝尔奖,都由诺贝尔先生出钱,奖中伟大的科学发现才是硬道理!去年,物理学奖行侠仗义,替化学奖授了石墨烯诺贝尔奖;今年,化学奖以礼相待,作为感谢和补偿,将其诺奖授予物理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准晶体,而且是加倍回报:让丹尼尔·舍特曼一个人独享。当然,为按抚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给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物理学家舍特曼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化学家们看待固体物质的方式”。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究竟是不是对物理学的感谢和补偿?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心思我们永远也猜不透。

被登于《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17日第5 版高等教育周刊:替物理学授了诺贝尔化学奖?



2011诺贝尔奖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2323-493580.html

上一篇:诺贝尔物理学奖:有轮回无风向
下一篇:乔布斯:上学不如辍学 山寨不如创新

22 刘全慧 王涛 陈小润 李学宽 苗元华 赵凤光 刘立 陈儒军 李宇斌 胡俊平 许培扬 陈学雷 吕喆 程志君 戴德昌 陈斌 张乾兵 刘用生 张檀琴 王玉宝 agreatboy wlim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4: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