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k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jkf

博文

刘学浩 学导式创新方式探索60年—涌现创新人才的学导式创新体系

已有 3207 次阅读 2012-6-16 10:10 |个人分类:学导式创新体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创新, office, center, black

学导式创新方式探索60年[6913]

——涌现创新人才的学导式创新体系理论探究记实

刘学浩

 

 “哈尔滨市内公交车杂志介绍世界五大教学法——中国的学导式教学法,怎么没有你刘学浩这个创始人的大名?这不侵犯你的知识产权吗?”——哈师大老同学打来电话告诉我此事时,恰巧我从浙江宁波市应邀讲学——演示并示范《学导式创新模式在初中教学的具体应用》刚飞回哈市,没外出坐公交车。对于此事,我并不在意有没有我的名字,因为我多年来的提法:学导式教学法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工作者首先倡导的。

当然,国内最早被邀请到学术会上报告学导式教学法的人是我,那还是在198411月的全国高校教学理论与教材建设学术会议。该会由教育部直属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在苏州大学召开。我当时就把学导式首先作为黑龙江省教育工作者的集体创造虽然学导式一词在国内媒体最早出现于我的论文《简论大学生的智能开发》(见《黑龙江高教研究》1982—3)、《浅谈学导式教学法》(见《成人教育》1983-1;《新华文摘》全文刊登);《学导式教学法是开发学生智能的好方法》(见《社会科学动态》1983-3,这是1982年在沈阳召开的东北三省教育学理论讨论会广泛交流的论文)。当年一起被多家书刊先后转发、介绍,如:1983—1984 年解放军报、中国教育报等刊登了摘要。与此同时相继得到许多省市区大中小学、成人教育等各类学习、各级培训单位的认同与实践。学导式学在导前创新教学,是师生都要学在导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学做小先生--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和演练与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时间是得到教师示范指导的学生自学和互帮互学的“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凡是学生能看、能讲、能写、能练的尽量让学生做精读教材,当堂完成作业;教学重心和教学时数放在学生大量自学,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凸显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指导作用能积极体现,它反映了国内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与培养创新人才的本质要求。

学导式1985年被列入国内教改主要教学法之首。1988年被中央教育科研所《教育文摘》等多家书刊列入世界五大教学法。这其中当然包括了我个人与哈师大的研究成果---获得198419882010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省科协1988年优秀成果奖。

这是我从1949年建国前升入中学后保送入大学逐步养成课前预习、明确所学的重点和要求,课堂认真听讲、做笔记,及时复习完成作业等自学为主的好习惯和1955年以来从事成人教育与高校教学的经验总结和80年代从事比较教育研究成果的理论概括。学导式创新教学到1986年正式形成为新时期培养人才的学导式教学理论。稍后,鉴于美国多元智能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传入和国内学习型人才、学习型社会理论的兴起,近20年来,又继续向涌现创新人才的学导式创新体系发展。

它包括:学导式创新教学方式的基本定义(自学并求得恰当指导、学在导前)、基本过程("自学→解疑→精讲→演练"或借鉴→模仿→创新→超越)、指导思想(有六大观念: 宏观-战略观、整体-系统观、动态-发展观;全面-效益观;智能-学导观;管理-优化观)、本质特征(1、学导式学在导前有明确的的目标、方向、动力;2、学中求导主动争取条件;3、学在导前有导辅佐;4、学导式过程简明;5、学在导前多人异步、各尽其力、合作互学:6、相互启发互动交流:以导利学;7、学导式多法互补机动灵活;8、讲求效率及时检查管理综合评价;9、学导式开发智能适应性强;10、学导式博采众长体系开放: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基本目标(开发五元智能:领悟知识、熟练技能、开发智力、锻炼能力、优化品行和智能的新定义)

学导式也是学中求导、培训人才、优化智能、教学相长、能者为师的创新方式。教师学在导前才能恰当示范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开发五元智能。这比美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更全面、更切合我国国情的需求。

 

学导式创新体系中对常见名词的含义作出新解释、新界定,如: 

1学习:是人在生活中感知(观察)思考未知的新事物-新知识,进而解疑、消化吸收新知识、用身体器官(包括四肢、心智)演练习得新技能的行为。学习应不断优化五元智能结构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品行。

2.知识结构:从人材(即潜人才、前人才)就业前打基础时,以一门专业为中心的蛛网式结构,向就业后以本行业务为主体的帷幕式结构发展。

3.技能结构:主要是借助身体器官多次重复操作或练习而形成的动作活动方式,以及各种具体技能与技巧的不同水平与类型而构成的体系;它也是多次应用各种具体知识的身体器官及大脑活动的外部表现,。包括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

4.智力:主要是人脑高级神经活动处理外界信息的方式、水平、层次的不同表现,主要是内隐的活动。智力结构(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5项要素及其各自的深度、广度、精度、强度、敏度、效度等等及其有机统一的活动。

5.能力结构:主要是智力同知识、技能结合解决实践问题的不同的活动方式及其水平、层次的不同表现,能力结构主要是外显的活动; 包括能适应实践需要的7项能力要素自学—探索能力、表达—表演能力、健体—操作能力、社交—管理能力、革新—创造能力、情感—审美能力和意志—调节能力)及其各自的深、广、精、强、敏、效度等等的有机统一、并且需要掌握不断优化的技巧,从而能在实践中发挥最佳效能。

6.品行(品德、性格、行为、业绩)结构: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 一是上述的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及其要素的质与量和各项结构关系在个体身上不同的品质差异;二是个性的人格修养、品行、行为、业绩(目标信念、精神气概、美德修养、行为习惯、个性品位、学导业绩这六项要素)言行表现的不同品质差异。

7.人才:是那些用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作出某种贡献的智能人士。

8.学习型人才:是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终身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并能用劳动不断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矛盾、创造社会价值满足人们精神或物质等合理需求的智能人士。
    9.
学导式学习型人才(可简称学导式人才):是学习型人才中以自学为主并求得恰当指导、学在导前,学导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个人与集体——团队、组织合作;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辩证统一;能够充分发展自我-提升自身的智能,不断优化智能结构、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智能人士。 
   10.
学导式学习型组织(可简称学导式组织):这个组织能培养学导式人才并由学导式人才充分发挥组织的能动作用。各级领导者率先学在导前,示范引领。

建设学导式学习型组织(组织成员能用学习开路并求得恰当指导、不断解决前进中的创新难题、不断优化自身的社会组织,便是学导式学习型组织=学导式组织(包括各行各业、各级各类的各种社团班队组织)。学导式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1)以学为本,学导结合、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力提升自身的智能;自我超越、全员学习;2 组织作为有机整体,成员坚持全程学习、终身学习;基层班组的团队学习是最基本的学习单位; 3)努力学会自我管理、自主管理;4)组织的各级领导者、先知先行者肯以身作则、系统思考并带动整体开发智能、协调合作

11. 学导式学习型社会(可简称学导式社会):建设学导式社会---我国"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用学导式作为学习的创新方式和积极发展的创新理念,进而完善学导式创新体系 

12.学导式创新人生:学导式又是人人学中求导,求得先进者、先进组织的指导、引导、领导,做人处事实现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相互促进、人生圆满的基本理念。

 

2009822----23日由黑龙江大学的学导式创新体系研发中心主办的学导式创新体系骨干培训会上,哈四中杨副校长提到:刘学浩终身研究员60年前,在新中国成立前入哈四中,19491952年在校期间,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前不久,哈4中校史陈列室曾介绍过我的事迹和回忆录:人民助学金供我上中学,建国之初入队当选为班级少先队中队长,1949年末在班里第一个入团。19513月获市级优秀团员奖励,代表哈四中出席哈尔滨市第三届团代大会; 6个学期中有4个学期在班级学业成绩第一名;毕业前入党,保送入大学……

 

学导式创新方式与创新体系的探究与发展伴随着我和祖国一起走过了这难忘的60年!

 

此后,20125月正式出版了《学导式创新素质教育(上)——提升国民五元智能创新体系文选》(稍后将出版〈学导式创新素质教育(下)——涌现创新人才的学导式创新体系专论〉)。该书反映了1965年以来的探索历程,又收录了2009年以来的新成果。

 

1949级哈4中的老同学曾说:“刘学浩可以够得上是‘大器晚成’了!这当然对我是过誉之词!我不敢承受!因为,学导式创新体系远未完善,需要我的学友们、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多做贡献!

 

今后,学导式创新体系的探究与发展之路还很长很长……

20125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251-582679.html

上一篇:刘学浩学导式国际文库研究信息与学术交流
下一篇:刘学浩入编中国当代作家大辞典2012卷 校对稿[15812】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4: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