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我的反悔:读书真是无用 精选

已有 49377 次阅读 2014-2-12 22:43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博士, 大学, 硕士, 理想, 读书无用

我的反悔:读书真是无用

(王德华)

 

对于科学网上时不时会冒出读书无用的言论,且呼喊这些言论的不是博士、硕士,就是博士后、副教授,还有教授在助威。每每读到这些言论的时候,很吃惊,尤其看到还有那么多博士教授们在一边敲边鼓、高呼支持,尽管我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有不同言论不奇怪,但自己的心里还是像打碎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所以,不少时候,是写了评论,又删了,又写了,又删了。过一会儿,想表达一个观点,写了几句,就再写不下去了,最后一删了之。但总还是有压不住自己内心的时候,这个时候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我,就会留下一些胡言乱语。不管是不是正确,表示自己在这个年龄段的这个时候就是这么认为的。说不定哪天自己成熟了,长大了,就懂了这现在无论如何也不懂的“读书无用”的言论。

 

青春年华的研究生们,春节回家看望父母了,本是阖家团圆、共叙亲情的时候,却不小心听到隔壁自己当年初中没毕业的发小王小二,竟然外出打工带回家20万元。这种现象,高家庄有,马家河子有,梁山泊也有,似乎比较普遍。这个事实太刺激那些从大都市里回来的研究生们了,对他们的打击有点太大了。不是说读书改变命运吗?不是说知识就是力量吗?自己读完了本科,读硕士,再读博士,还有博士后,怎么会到现在都在还向父母伸手过日子呢?欲哭无泪啊。获得学位的硕士们一看那些苦读的博士生们,心里平衡多了,庆幸自己当初没有读博士,有先见之明;大学生们就更高兴了,兴奋得翻三十个跟头,庆贺自己当初没有报考研究生,快乐啊,英明啊。可是,大学生们、硕士生们、博士生们回到农村老家,见到当年初中都没有毕业,甚至小学都没有毕业的发小们,就高兴不起来了。我靠,我们这些读了书的,有了学位的,要车没车,要房没房,他们这些大字不识一斗的小哥们,怎么都成了大款了了呢?听说小六子还养了好几房,正在家里跟正宫闹战争呢,这让我们的脸面向哪里搁啊?吃着小伙伴们的烧鸡牛排,喝着小伙伴们的茅台、XO,抽着小伙伴们的大中华、万宝路,心里那个难受啊,虽说没有一把鼻涕一把泪,也是每每举杯的时候,五味杂陈心中翻腾啊。

 

听着,看着,我一时间糊涂了,这是当今的现实吗?不是很确定,使劲闭闭眼再睁开看,希望看清楚。我们的大学不是在争世界一流吗?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这样的胸怀,这样的眼光,这点追求,那还有什么希望啊?鼓足勇气站在了高台上,迎着凛冽的北风,顺口说了句风凉话,还是加了冰的:“大学生们还是不要太现实的好”。以前也曾吹过几次凉风,没加冰,也很凉: “年轻人还是需要有点精神的”,还有“年轻人还是不要太现实了”。幸运的是,当时走黑路的时候,没有遇到不测,没人在背后砸我的黑石头,所以大脑到今天还能正常思考点问题。也许当时年轻,如今已经年过半百的我,可能是真的真的真的糊涂了啊。只是自己不服老而已,早就是一朽木也。

 

所以,话音刚落,马上有年轻人在对面的楼顶上喊道:“年轻人现实点没有什么不好的!”马上有众多附和: “就是啊,就是啊。那老家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越读书越贫穷,越读书越无望。”那边也说了:“可不是吗,我TMD当时就是信了读书能改变命运的忽悠,都快博士毕业了,还是一贫如洗,一无所有。哥们,听我的,千万不要读书了。大学都不要读了。纯粹是浪费时间。”有个年轻副教授说话了:“他说的是真的。我就是一个活标本,都副教授了,才一个月4000块钱。唉,悔不该当初啊。”

 

从沙发上慢慢站起来的见过世面的大学者说话了:“贫苦人家的孩子,还是考虑早就业。报考大学的时候,要选择有就业前景的专业。科学家、教授、总工这些职业,是人家有钱人家孩子的事,与你们没什么关系,趁早死了这条心吧。”又有学者说话了:“对是对的,只是有个比例问题。90%的学生是应该把就业放在第一位的,还考虑什么兴趣啊,先养活老婆孩子再说。剩下那10%的孩子,家里有钱,生活无忧,就可以任选科学家、教授、总工了,有兴趣,还可以选择各种公务员。”

 

一位在大学里教了一辈子书的老教授听见了,心焦如焚,忙不迭地说:“使不得啊,使不得啊,兄弟们!我们的大学是年轻人青春启航的地方,梦想绽放的地方,我们要让雄鹰飞向蓝天,让鱼儿奔向大海,展开理想的翅膀,飞向他们向往的能够到达的地方,把梦想的种子种下。喜欢探索的,去攀登科学高峰,喜欢化工的,去做工程师,喜欢文艺的,去创作,喜欢教书的,去当教师。我们不可以这么短视的,要看远一点”。又一位中年教授说话了:“老教授说的话是对的。都说读大学不好,读研究生不好,读博士不好,当副教授不好,那么问问你的发小王小二,他在怎么说?我们再设想一下,如果这些孩子是你的孩子,你是让他们读大学、读研究生呢,让他们读好大学呢,还是让他们初中毕业就去建筑队挣钱呢?”年轻教授憋不住了了:“现在多数学生为了活下去的话,是可以以就业为导向的。但是,顶尖大学的学生如果还是以就业为导向,把大学办成了技校,那就不太合适了啊。”

 

有位女生也想说句话:“我也困惑。可是我回家看到我的女伴们一个个都结了婚生了娃,一天天在家带着几个孩子,灰头灰脸的,盼着在外打工的老公回家,我突然感觉我读研很幸运,谢谢我的父母开明啊。”

… …

争论在继续中。

各种智慧在闪光。

 

不管我们说得多欢,那些小学没毕业的靠打工赚了20万的王小二们,是不会来科学网嚷嚷的。喊得响的,抱怨的,忽悠的,是我们这些说着羡慕他们的人,咱们都是有学历的人,都是读书人。咱们羡慕人家什么呀?羡慕的是他们手中还散发着一股汗味的一张张的领袖头,我想博士教授们不会傻到羡慕他们的一身臭汗吧?等你拿着退休金,享受公费医疗,周游列国的时候,王小二们在干啥呢?你要是跟他们流一样多的汗水,CNS你就可以出专刊了。

 

下面是一些博友的评论(不详细注明是那位博友的智慧了,抱歉! 文献出处:科学网博文下的评论):

“就是有太多的年轻人凭着自己的兴趣选择了科研这条路,他们也没太多现实的想法要赚大钱,然而残酷的是,这条路不单没让这些年轻人致富,甚至把他们推向越来越穷的地步,也许连农民工的待遇都达不到,“三十而立”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奢望。更为可悲的是,当这些年轻人意识到自己的生存问题要求更高待遇的时候,公众却在冷嘲热讽,批评他们不应该为了金钱而从事科研。我相信当初大部分年轻人都是为了兴趣而不是钱从事科研的,只是扭曲的制度把他们的理想都磨灭掉了。”

 

“支持(大学生不要太现实了)!

一群农村孩子,1979年从一所乡镇高中毕业(现已经撤销)走入学校。当时嗜学成风,后来的发展大都不在所学的行当。下面是几位同学的情况。

北大技术物理系:现在生物行当,教授博导。
清华化学系或者水利系:移民加拿大,现银行职员。
国防科技大学自控系:现在国内某饲料行当老大,分厂遍布全国。
南京炮兵工程学院(现南理工):私人企业老总。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厅官,某地级市委二把手。
长沙冶金工业学校(现合并入中南大学):厅官,长沙。”

 

“运动员如果只想着拿金牌,大部分人是失败者。如果确信参与比取胜更加重要,那就是奥运精神。年轻人存在就是财富,追逐梦想就是升华青春的价值。如果贪图安逸,动物园里德动物,监狱里德无期徒刑囚犯都值得年轻人羡慕。如果追求理想,猫耳洞里的蚊叮虫咬,实验室里的夜以继日,炼钢炉前的汗流浃背,小麦地里的挥汗如雨,都幸福异常。年轻人需要远离庸俗世俗的阴气,对接理想志向的阳气。如果谁能保证年过半百的教授立马成为20出头的年轻人,我想,他一定会马上愿意抛弃一套大房子兑换。这就是青春的价值!这就是理想的价值!”

 

“当代的大学生不是不懂,是不想懂,是被眼前的利益看花了眼,迷了心窍。
如果都悟透了,看穿了,那这个世界就完美了,就没有人走弯路了。但是,也就没有所谓的青春了。青春可以失败,青春不拍失败。跌倒了,爬起来,照样有美好的未来。”

 

“人生短时期遇些不如意的事是正常的,长期下来老天爷不会忘了你的。后天的收获都是当初努力的结果。如果羡慕一夜致富,那就去赌场吧,到了那里就知道赌徒发财的只是极少数。”

 

“如果只是就业,就不要上大学,去学个手艺更好。例如现在的装修工人,每天轻松挣三张人民币,不用交税,想啥时休息就啥时休息,更关键的不用交学费。成长空间也很大,脑子灵活的几年就成包工头了。上大学,读研究生不能太实用之义。”

 

“选专业考虑就业是非常正确的,不只穷人选专业要这样,大多数孩子都要这样。毕竟智商、情商等超常的孩子或家里背景深厚的是少数,凭兴趣做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所谓高雅事业的是极少数,穷人或平民的孩子若有极好的天赋和极强的兴趣选择这些专业,一定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还得贵人相助。”

 

“不要抱怨读书。科研难做,为什么有人能做成美国名校教授?因为你读得不够好。搬砖容易,你为什么不去啊?体力劳动的辛苦,不是你受得了的。
包工程好,做生意好,你陪领导喝到吐血试试?有这酒量,有这身体,最重要,有这份低头的“忍耐力”么?

不要开口闭口马云,比尔盖茨这些企业家的,人家的书读得真不比你少。在学校混文凭,和读书没有关系。读了几本书,用不出来,应该先反思自己为什么不能学以致用。自己都说,硕士到了车间干不过中学生,如果真是这样,自己该先反思吧?

我周围朋友,包括我自己,也努力考研,出国,也业余打工过,很苦,但是从来没有抱怨自己读书无用,一起读书做研究,后来部分一起创业的朋友,早都走上脱贫致富的路了。那些和打工比的留言,怎么不想想10年后,打工的机会在哪里?”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你没有读书,而是和他们一样的生活,你的处境是不是比现在好?如果你不服气,那你可以从今天开始和他们一样去打拼,有人50岁还创大业呢,你有创n次业的机会,你有这个魄力吗?敢冒这个险吗?相信,那些低学历打拼成功的人,如果他们有高学历,应该更加成功。”

 

“首先读书本来就不是一个发财的好路子,要想赚大钱千万不要读书,早早的去经商,随便做点小生意都能赚的不少,比读书强多了;再者不要羡慕那些打工的,他们赚高工资也是应当的,他们处于社会的下层,地位不高,干的体力活很重,并且享受不到城里人的很多福利和保险,所以应该得到较高的收入,只是以前他们的收入太低了,现在社会公平度有所提高,他们得到的也有所提高。当然教育工作者也是很辛苦的,工资水平相对不合理,这很需要提高,不过不能因此就否定了读书的价值,毕竟没有了先进的技术和知识,经济增长得不到支持,赚钱何来。不管何时,知识都是最重要的,我们期待知识分子的经济条件会越来越好。”

 

“关键是人家在工地干活,跟着公头捣鼓的时候,你对自己的时间成本是如何预算与投入的。我认为作者不是一心想赚钱。只是确实被回家周围环境和自家没法提升逼的。但作者你到底想干嘛,那是你的事情。虽然同在读研的我,也仍为这个事情迷茫。一直会到读研这个地步,多少有不希望自己的所谓“天赋”——家长们常说的读书这块料之类的被浪费掉。但是真到读研这地步,到底和初心偏离了多少又怎样呢”

 

“一个人的命运,或者说是生活状况的好与不好,是由很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决定的,其中有一些因素是确定性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随机性的。读书,只是影响因素之一,甚至说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读多少书,与生活穷与不穷,是根本没有任何一对一关系的两件事。抱怨无益,争论更无益,唯有瞄准人生目标,从小事易事,一件件做起,一步步跑起。”

 

“你其实还是太功力了。我是失业工人退休的。你只看到他们拿钱多,你就没有看到他们挣钱的辛苦。建筑工我初中没有毕业假期就打过工,我曾经在短了的架板掉下来过,好在不高是轻伤,我失业后一次意外,一只眼睛看不见了,我当电工,因为是生产线,有时的接线都是带电工作。你不要看他们现在挣钱多,到老年一身病,特别是化工行业的,重污染的如绝缘材料厂,附近的村庄得肺癌的就很多。工人的高收入多是拿健康换来的。当然,也有中国的知识不值钱和分配的不合理问题。关键在于有个好心态,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都不是研究生,但那样的人有几个?就史玉柱创立巨人时也不是研究生,但现在的巨人在哪里?真的不是越读越穷,而是你不读,国企你就进不了,公务员你也考不上。而你年薪6万,也算不上穷,20年后你再比,看他们初中和高中的同学还能不能比上你?”

 

“最近关于这读书无用的声音是不是多了点?其实回过头来看,父母辛辛苦苦将我们培养到硕士博士,其内心深处的确是希望我们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能够给他们的晚年带来幸福……这点不假。但是有一点我不明白的时,无论你的专业是什么,任何一行,都可以做的很出色,收入很高,刚开始工作可能起步很困难,但是抱怨又能带来什么?为什么不埋头努力,想想家中老父母的期望呢?实在不行,还可以转行,你一个读到硕士博士的人,我想自身的学习能力不差,只要努力,什么不可以学?说到底,如果你怕吃苦,又想有好的工作,高的收入,整天只会抱怨,社会不公,自己没背景等等,那么你能对得起家中老父母的期望和培养不?”

 

“一个个说读书不是为了赚钱的,都是骗人骗自己的,不要把自己说的多清高,你可以过很清高的雅士生活,但是想想培养自己的父母还住在土坯房里,身边的妻儿吃穿用度总是紧巴巴的,你对得起他们吗?我没想过大富大贵,可这个社会竟然让我们读书越读越穷,本科生干不过专科生,硕士生比不过本科生,博士生都找不着工作,不说了,让我哭一会儿。。。”

 

“建议向钱看的人尽快离开科学界,最好连书都不要念,那没啥用,还费钱。现在打个小工什么的,一个月也能挣个小几千。我就奇了怪了,为什么读书无用论在现今会甚嚣尘上?”

 

“读书不是为了赚钱。如果你以学位来作为赚钱的手段,那错了。以后社会的会越来越成熟,会认识到高学位不等于高能力,高学位=高收入的观念会越来越淡。社会分工越细,是否有一技之长,是否能适合社会需求才是高收入的重要条件。”

 

“工资与做的具体工作有关,受市场机制调节,社会百业,最后按能力/薪职雇佣劳动力。一个进步的社会,通常的工资与付出正相关,各行业的薪水趋同. 美国这类国家基本上有端倪,卡车司机/矿工赚的不比教授少,博士也开出租/开卡车. 一些苦力活赚钱很多的.读书是获得基础知识,就业技能的前提,也要紧跟市场需求,乐于做教师的, 与乐意做卡车司机的,一方面是取决于薪水,还有一面取决于个人兴趣与职业求,教师一般是博士,司机小学毕业即可.个人感觉,将来的博士仍要贬值, 一旦教育回归本位,许多博士硕士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太多了. 国家老保等福利普及后, 再加上青状年劳动力越来越少,读书也将回归本位,不再以赚钱为目的.”

 

“聪明的人越读越有钱。死读书的越读越穷。”

“读书穷三代,读博毁一生啊”

 

“读书当然有用,知识当然是有用的,但是必须是有针对性的。一个修理汽车的,他当然需要知道各个部件应该是怎么回事,什么样的情况是除了问题,怎么去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虽然他并不需要知道多少物理理论。读书无用论是批评错了地方。搞清楚自己要从事什么职业,然后去让自己具备这个职业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才是正确的。”

 

“到学校读书,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而已,但不是唯一的方式。你的那些老乡,初中毕业出去闯荡,其实也是在学习,只是在社会上学习而已。混的好的就是这个社会学校里面学得好的。所以和在学校学习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在学校学习,学得好(不只是成绩好,有文凭),假于时日,也可以混得很好;如果学得不好,当然就难说。所以关键是做好自己。”

 

  [1]武夷山  2014-2-14 07:20

   人各有志。认为无用的,如果还在努力读书,岂非自己欺骗自己?认为无用而混日子,那就混吧;认为有用,则不需与人争论,只管静心读书;或者不管有用无用,已经到了读书审美的境界,那就是人生大幸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57-766951.html

上一篇:谁说不是呢?
下一篇:天使走了

227 袁海涛 肖重发 罗德海 赵美娣 李学宽 徐大彬 张能立 徐磊 文克玲 朱阮成 曹聪 孙启高 高绪仁 陈安 杨建军 余国志 杨和平 王峻晔 杨顺楷 苏德辰 戴德昌 王善勇 吕喆 周少祥 郭宪光 李东风 刘伟锋 王号 刘庆彬 陆俊茜 张海霞 许培扬 李志俊 胡锐锋 韦玉程 褚昭明 刘建兴 孙中亮 陈建刚 喻海良 刘光银 郑永军 赵序茅 李土荣 张鹏举 朱新亮 张宝 刘士勇 唐晓宁 孫小明 阳立波 赵广立 张卫 张文军 罗教明 陈学伟 王智超 任胜利 汤小天 杨洪强 李宇斌 苏红 熊伟 贾伟 张振兴 郑小梅 曹俊兴 温世正 王修慧 王府民 郭韬 周真明 高建国 刘向军 李世春 刘晓锋 林怀俊 李阳 赵保明 梁洪泽 王大辉 张磊磊 刘宇 秦逸人 谢冠男 余超 庄世宇 翟远征 张永祥 张雪健 徐耀 黄孝肖 周忠浩 陈杰 周伟 牛丕业 刘坤鹏 陆同兴 唐凌峰 吴明火 张浩 穆仕芳 张骥 张智才 王跃生 蒋永华 梁凯 曹建军 唐光 王启云 何小虎 郭向阳 李培光 刘智 夏波 张文增 刘玉桂 任磊 李毅伟 李晓阳 刘世民 杨浩 姜小龙 杨生茂 张珑 周忠静 徐萌萌 刘立 梁进 吕富成 程光伟 夏少波 陈德福 王德咏 赵愈亮 张德权 龚直文 葛素红 董云伟 王群 蒋敏强 叶春浓 吴顺凡 杨大勇 王建国 惠小强 石锋 陈理 付福友 汤济鑫 王林平 沈友明 杨金波 王晓文 赵凤光 张瑞泉 吴锦宇 王琛柱 高莉 邬鸿 谢尚 刘钢 马宏宾 彭真明 蔡志全 文绍 马浩 文俊俊 赵丛然 王世喜 宁磊 王志杰 张帅 陈志刚 汪梦雅 柴栋梁 尧中华 郭新磊 biofans zzjtcm seeker99 zgg Halloo lookat monkey1963 brns fishman936 Majorite haoye idealist yaojifeng xqhuang h123y68 mpywang gcb lrx louiexp Enago yangchunhua03 ttee1 happyspoon zhanglaod zhangling sdpeony jlx1969 Sevil yangdafaok coldeagle Floria gerrard1 leiyunting y371248508 wrjfox wangqinling backspacebbb PWANGSEIDON ffwb07 gujunliang2011 bishuiroubo hq518 chenhuansheng XuexingLu suronghui water1994 ericmapes forumkx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