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engsho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gzengshou

博文

以树立理想应对大学生的学习危机

已有 3214 次阅读 2010-6-22 18:47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以树立理想应对大学生的学习危机
                           

    理想,《辞海》的解释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经过奋斗能够实现的想象和目标;二是指符合希望的,使人满意的。本文探讨的理想是指的第一层含义。理想是在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与信念一起成为决定人生道路、人的道德品质的最重要因素。
    理想是一个人发展的最有力、最持久的动力,好的理想让人奋发向上;模糊的理想让人茫然、失落、困惑;错误的理想让人消沉堕落。理想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起着导向、激励和保证的作用。
    有一则新闻这样报道:清华、北大等北京的一些名校针对高三学生开展开放校园宣传活动,结果来的基本上都是考生家长,甚至还包括考生的爷爷奶奶,唯独鲜见考生本人,可见学生们把自己选择理想深造的场所都给了父母;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每年到了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不参与,家长四处打听,而学校和专业的选择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当大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时,又给了他一根拐杖,这就是理想!” ,难道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不需要理想和兴趣的时代了吗?
    我认为学习目标和兴趣是指影响学风的最根本问题,为此我利用这次论坛的机会对这一方面的现状进行剖析:
一、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亟待加强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多元化的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包括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教师理想信念迷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应有的“魄力”和吸引力;等等。这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致使部分大学生理想淡化、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这也是我们这个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不喜欢所学专业,对专业前景悲观
    经过高考的选择后,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去学自己想学或适合去学的专业,有一部分学生因为高考分数未达到专业招生分数线未能如愿地学自己想学的专业,由此会有一种委屈,甚至悲观的消极情绪,因此对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有的同学是由家长或者自己选择了当前较好就业的专业,但自己却对此专业不感兴趣,如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少部分学生,这个专业08就有咱们教工子弟8名;再有就是一部分学生对专业前景的悲观,些大学生尤其是我院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是不容易就业,对前景不满意,他们认为自己学好学坏都一样,反正今后找不到好工作。有了这样自暴自弃的心理,不可能对本专业产生兴趣,终日无所用心,经常逃课,成绩一落千丈。
三、部分大学生存在着动机障碍
    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上了大学就船到码头车到站,没有新的奋斗目标。在高中阶段的学生,目标非常明确而单一,那就是要考大学,学生可以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竭心尽力。考入大学之后丧失了原先明确的学习目标,新的目标又比较模糊,结果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个文凭,将来找份工作成了大学四年做事的“目标”。另外家庭中多元的社会关系让一部分学生有了依靠。对于家长社交能力很强、家庭社会交往广泛的子女而言, 相信权力可以改变一切,甚至有的学生坦言我就是花钱进来的,只要有社会关系,不管学习好坏与否都可以让自己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因此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不安心,缺少动力,这部分学生不仅耽误了自己,往往还影响了别的同学,把社会上不好的风气带入了校园。
四、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知有偏差
    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知偏差导致对理论课厌学学生误认为专业课程理论性太强,不利于实践能力培养,和实际脱节不实用。相当一部分同学不能正确理解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相辅相成关系,甚至将他们对立起来,满脑子想参加实践活动以达到锻炼自己的目的,对课堂的知识传授有抵触情绪。比如我院有的学生经常逃学去参加计算机编程辅导、职业技能训练等“快餐”式学习。
五、学习“功利化”思想较为严重
    有的同学从进入大学开始就像高中、初中一样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定位为考试,即考研究生,但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只针对考研设置的几门课程努力学习,而对其他课程学习不深入,混个及格了事。尤其是到了第七学期经常逃课去进行考研复习。
     反观现状,这种带有强烈功利色彩的片面发展的学习风气,使大学生缺失了人文素质,拥有了某种专业知识或技能的同时,却迷失了自己。处理事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不关爱,对自我不自制,不讲诚信和公正,奉行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而什么是学生?我认为,学生就是要学习生活的常识;学习生存的技能;学习生命的意义。这就是我们高等教育学风建设的根本——提升学生的理想定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5960-337830.html

上一篇:再谈招生计划如何分配才公平
下一篇:对“高层次人才子女优先进优质学校”的一点看法

1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