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积极受众和科学

已有 3522 次阅读 2012-5-28 21:2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积极受众是指一群对特定公众话题有着渊博知识、积极参与其中,并愿意就此采取行动的一群人。受众通常被看作是无序的集合,或者被看作社会中一种松散的形式。然而,说到积极受众,其概念类似于积极公众,即一群对某个议题充满兴趣的人,他们个人参与到这个议题中,并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正如积极受众概念显示的那样,一些因素把积极受众和消极受众区别开来。首先,一些认知因素,比如对某个议题的认知水平或者熟知程度,是重要的。人们把特定问题作为重要社会议题的程度影响了他们决定采取积极还是消极的态度。比如,把生物恐怖主义的威胁看作是重要议题并对此有深入了解的人和那些对此一无所知的人相比,前者更可能成为积极受众。

第二,个人参与该议题的程度。即使当人们认为某个议题是重要的,而他们把这个议题当作是“自我”问题的程度或者他们认为这个议题影响他们生活的程度决定了他们作为受众参与该问题的程度。比如,当人们认为生物恐怖主义的威胁并不是“他们自己”的问题的时候,他们不会成为积极的受众。他们会对此漠不关心,因为他们认为政府应该负责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与某个议题的个人关联越大,他们越有可能成为积极受众。

第三,人们不仅仅通过所谓的认知路径来看待某个议题。对某个议题的情感依赖层次在区别积极受众和消极受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人们对某个特定议题或者解决该议题的方式感到愤怒、失望、无助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积极受众。公众对某个议题情绪的高涨也会促使积极受众的出现。比如,很多韩国人对于韩国政府决定在2008年重新进口美国牛肉感到愤怒,因为由于担心疯牛病的肆虐,韩国政府已经于几年前禁止进口美国牛肉了。韩国民众认为政府重新进口美国牛肉的决定是轻率且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它为了外贸利益而牺牲了公众的健康。记者,政府官员,激进团体和公民围绕着这个议题展开了科学和技术方面的争论(比如,美国和韩国政府对疯牛病的检疫是否可信,是否3岁的牛肉要比大于3岁的牛肉更安全,以及疯牛病的实际危害几率等)。然而,仅有对此深入了解以及个人的积极参与是不够的,这不足以解释成千上万的公众在大街上持续数月的日夜示威。公众陷入了对健康的强烈恐惧之中,并对政府更加的愤怒。

积极受众是一个基于情景和环境变动的动态而非固定的概念。如果条件合适,消极受众很快就可以变成积极受众。一触即发的事件有可能迅速地改变人们的知识水平、个人参与程度和情感投入,并且使消极受众刹那间变成积极受众。这个转变也有可能是逐渐发生的。有些学者对消极受众的转变以及他们变成积极受众的可能性特别关注。

一般认为,传播技术的变迁和发展以及人们彼此交流的方式深刻地影响了积极受众的形成以及他们行为的变化。以互联网、博客、社会网络媒体以及移动传播渠道为特点的新的传播环境改变了社会中信息流通的方式。这样的环境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人们在生产、传播,并与其他人交流观点和看法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现在人们有能力让自己就某个议题或问题在网络上进行搜索并在解决问题方面变得更积极。比如,某人把自己拥有的的残次品(比如烧坏的笔记本或者破损的玩具)的视频材料上传到YouTube或者类似的网站,促使他们这些经历在网络社区中迅速传播。自然而然地,网络上出现的有实验证据的积极受众变成了强大的社会实体。如果公司和其他机构不能积极地和这些受众沟通,那么他们就有可能损害自己的名声和事业。

那么,关于积极受众,什么样的沟通才是积极有效的呢?很多在公众活动和公共关系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认为应该采用双向的沟通策略。双向的策略首先要求认真地倾听积极受众的想法。即使有时候积极受众的声音并不一定十分清晰和一致,但是我们强烈建议在某个议题方面应尽力地去理解积极受众的核心思想和感受。相关组织应通过持续地调整组织的利益以适应积极受众的利益来解决与积极受众的冲突,并且找到双方的共同点。找到共赢的空间通常是有效沟通的重要因素。

 

(摘译自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以后简称为ESTC),纯粹为了个人练习)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8002-575947.html

上一篇:Cobi Smith博士到我所进行学术交流
下一篇:只有文人相轻吗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4: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