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发展中国家与科学传播研究

已有 3715 次阅读 2013-4-11 11:2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国家

摘要:本文对Jcom杂志从发展中世界的视角进行了反思,并且在一般意义上来说是对所有科学传播杂志的反思。进而本文强调了Jcom以下的一些特点:开放获取;语言,也就是作者可以用自己的母语撰写文章并且翻译成英文;以及Jcom欢迎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作者提交文章的事实。本文作者认为Jcom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杂志,它通过宽广的途径达到科学传播的目的,并且对作者的多样性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虽然科学传播的实践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但是该领域的研究则稍显稚嫩。在过去的30年里,各种努力集中在加强全球的科学传播共同体的建立方面以及开创科学传播领域同行评议的杂志。

其中一个较好的案例就是1989年成立的PCST网络,即国际公众科技传播网络(PCST),它是一个由来自全球各地的积极投身于PCST研究和传播的个体组成的网络。

从同行评议杂志的视角来说,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发行的《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以及1992年发行的《公众理解科学》(PUS)。11年前(即2002年)Jcom诞生。

在我国巴西,科学传播研究的历史则更短。

要阐明在巴西开展科学传播研究是多么急迫,我们可以通过下来的事实来了解,根据Capes建立的全国论文数据库显示巴西第一篇主题为科学传播的博士论文出现于1987年,Capes是一个和巴西教育存在关联的机构。从那时开始,共发表了359篇这个领域的论文,而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出现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

由于巴西只有为数不多的硕士和博士科学传播课程这样一个事实,巴西科学传播的一个特点就是大多数的论文都是其他研究项目派生出来的。当然在巴西也有开展科学传播研究的团体,但是通常规模较小且是新兴团体,它们散落在全国各地。

在这样的情境下,研究科学传播议题的研究人员能够获得像Jcom这样的一份国际性杂志就十分重要。当Nico Pitrelli联系我并问我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我希望从Jcom—或者说是从科学传播杂志上获得什么内容的时候我十分高兴。

在我看来,Jcom在发展中国家的科学传播研究人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的一些方面使得Jcom变得独一无二,同时Jcom也应该继续保持。

开放获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科研人员都无法从需要收费下载论文的国际期刊上获取一些论文。大学和研究中心无法支付昂贵的费用。当他们可以这么做的时候,他们通常也需要分出优先次序并选择全国科学传播共同体迫切需要的材料。由于科学传播研究者是一个小群体,因而获取科学传播杂志在任何国家都不太可能成为第一选择。Jcom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开放获取的期刊是十分重要的,我也强烈建议Jcom继续保持这个状态。

语言:主流的科学传播国际期刊都是英文期刊。这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它使得科学传播才行更“通行”的语言。然而,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来看这也存在着一个重要的消极影响,那就是有相当数量的人无法通顺地阅读英语。一个更大的挑战是英文写作,特别是写出流利的英语更加困难。这意味着语言成为一种障碍,它使得阅读文章以及希望为该领域的知识建构作出贡献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目的。Jcom允许研究人员用自己的母语撰写文章并且由Jcom负责翻译成英文的做法使得Jcom成为发展中国家科学传播研究期刊的佼佼者。

不同的声音Jcom欢迎所有的人为其供稿。除了打破上述提到的语言藩篱之外,其编辑队伍也对来自不同文化、社会以及经济语境下人们的研究和评论充满着好奇,他们促成了多样化的讨论。主题的多样性,包括科学和社会关系的不同方面,作者的多样性来自科学传播领域的作者以及其他领域的作者,也使得Jcom处于这样一个振奋人心的阶段,那就是在这里可以讨论和分享方法论和研究思路。

总体来说,我认为Jcom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在其创立伊始就作出的某些决定使得它成为科学传播领域的一个重要期刊,这些决定包括开放的心态以及保持智力的多元化。

L. Massarani, Developing world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JCOM 12(01) (2013) C03.

原文地址:http://jcom.sissa.it/archive/12/01/JCOM1201%282013%29C03/

《编辑之家》转载了本文http://www.editorhome.cn/openaccess/16214/6dedd411-8143-4f98-a3a9-8a04fe72106e.aspx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8002-679187.html

上一篇:第24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聚焦H7N9
下一篇:科学传播期刊:在不确定性中穿行

8 武夷山 孙学军 靳萍 徐大彬 高峡 曹聪 刘洪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6: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