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环境科普应该和环保行动联手

已有 2448 次阅读 2013-5-9 11:0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科普, 环保

昨晚的《焦点访谈》关注的是农村的白色污染—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分为PVA涂布高阻隔薄膜,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聚酯薄膜(PET),尼龙薄膜(PA),流延聚丙烯薄膜(CPP)和镀铝薄膜。节目中谈到的是农村用来覆盖土地的地膜,即厚度为0.008mm+-0.003mm的透明或黑色PE薄膜,用于地面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地膜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生产和粮食增收,但是对于用过的地膜并没有进行回收,而是埋在了地理,或者堆在田间地头。这种难以降解的地膜对未来的农业生产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目前的研究还未涉及到土壤中的白色污染是否会对环境、水土造成危害,但是难免心存疑虑。

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恢复起来会更困难,由于农村地区农户的位置是散落在宜居的地方。对于污染或者环境问题的治理难以实现机械且统一化的方式。而环保意识的淡薄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趋势。白色污染飘得到处都是,生活垃圾也倾倒在附近的河道里,打碎的酒瓶子也散落在道路两旁…这种景象会出现在很多山沟沟里。至少在我出生的那个地方存在着这种现象,但是有时候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的选择:散落的农户,垃圾场的缺失,公共卫生条件的匮乏…甚至有些地区自来水和“村村通”网络都没有覆盖,更何谈涉及到个人行为方式的环保意识呢?

环保意识需要强化,同时也要开展环保行动。记得高中时,学校组织清扫学校周边“马路沟子”的垃圾,除了裸露在地表的薄膜之外,挖下去十几厘米还能看到没有降解的薄膜。小时候还看到过河滩上散落着上一年农民买来装饰自己房间的油画。而每年秋收过后,河道里流淌着淀粉加工厂排放的污水…而对于这些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往往也是“一阵风”式的。厕所的改变,畜舍的修建等一系列问题也是农村环境变化的因素。粗放型的动物饲养方式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一个小小的矮房子就是一个简易厕所,而有些畜舍就在房子周围,一到夏季“气味袭人”,再加上大量蚊蝇的繁殖,进一步加剧了环境的恶化。特别是雨水天气,蜿蜒的小道上流淌着融和着动物粪便的泥水,无处下脚。相比起城市中在大兴“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来说,某些农村地区“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一时难以改变。甚至有时候无需去改变这种“和谐”的状态,看着袅袅炊烟,半山腰飘着虚无缥缈的薄雾,周围还有牛羊的叫声,也许需要做的是如何让这种状态更加和谐,在不破坏环境的同时,又让人安居乐业。毕竟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成百上千年。

环境科普意识促成环境科普行动,环境科普行动反过来也能提高环境科普意识,而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双管齐下的两手抓工作方式可能是更有效果的。但是在获得这些效果之前,首先要做的还是硬件基础设施的完善,改善生活环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先保证“仓廪”实起来,再去探讨处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环境科普意识)。

《新科学家》(NewScientist)杂志4月11日的一则新闻说美国的教育标准中将加入人类活动引发气候变化的内容。这也意味着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应该纳入到教育中来,似乎是说什么什么应该从娃娃抓起一样。但是对于环境科普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同时也是全社会的问题。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8002-688105.html

上一篇:弥合科学和政策间的代沟:相互尊重,信任和调停者角色的重要性
下一篇:科学传播的评估

7 曹聪 余晓龙 陈楷翰 武夷山 罗春元 刘立 汪晓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