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关注国际研究前沿 推动科普理论发展

已有 2715 次阅读 2013-12-2 13:0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我国的科普理论研究一直滞后于实践,不能很好地对科普工作的实践给予指导,同时对国际理论研究的前沿关注也不足,这一方面是由于科普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上尚不清晰,另外一方面是对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包括转基因、气候变化、健康等方面)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但是国际上对科普研究的一些理论成果也深刻地影响了国内科普理论的发展,比如缺失模型及其批判,用科学传播替代科普,强化公众理解科学等等。

但是随着科学与社会关系的不断深化,科学传播开始思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关系,科学与公众的关系,科学与政治的关系等等。如何强化对科学共同体和公众之间关系的理解、评估科学传播的基础、加强科学传播人员的关系、促进相关学科的方法融合以及建立基于证据的科学传播等成为科学传播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鉴于此,美国科学院在2012年5月21日-22日及2013年9月23日至25日在华盛顿连续举办了两次科学传播学(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论坛。该论坛是科学传播领域的一个重要会议,其参与者都是在该领域中有重要影响或者做出重要研究成果的专家和学者,有些还在《科学》、《美国科学院院刊》等顶尖杂志上发表过科学传播相关成果的学者。通过研讨的方式,该系列论坛研究并讨论了科学传播中的基本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基本构建了“科学传播学”的框架。

目前,该论坛的第一本论文集已经出版发行。其中的文章包括《科学传播的科学》、《社会情境中的科学传播》、《政治环境中的科学传播》、《弥合科学和决策之间的代沟》、《科学传播的评估》、《处方药信息的传播》、《科学的严谨性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在科学传播中融入价值和协商》、《科学传播影响信仰的整合模型》、《新媒体和科学信息消费》、《重新审视科学和媒体的代沟:科学家作为公共传播者》等。该论文集中的成果探讨了科学传播的复杂性,科学传播同社会、政治的关系,科学与公众、科学传播的评估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国内的科学传播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此外,英国科学学会在2013年5月16日至17日在伦敦召开的科学传播会议(science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2012年也开展过,并且2014年的征文已经开始)共涉及三个方面的主题,分别是做科学传播:强调科学传播的技能;探讨科学传播:探讨公众参与中的热门话题;以及发现科学传播:研究公众参与的相关案例等。本次会议共涉及到20多个话题,其中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传播的可持续发展、非正规教育的渠道、科学传播的未来等,共有80多人进行发言。

鉴于上述分析和相关情况,国际科学传播研究的相关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科普理论的发展,比如英国皇家学会的《公众理解科学》报告,C.P.斯诺的“两种文化”,备受争议的“缺失模型”等。国内也有学者关注于国际上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且译介且引入到国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来,但是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同时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国际前沿理论的本土化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是否完全用科学传播替代科普的问题,缺失模型是否完全过时的问题等等。因而,应该系统性地关注国际的前沿研究,并通过译介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内化为国内科普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本土知识和实践”,从而建立起中国自身的科普理论体系。

首先,应该继续对发达国家或者科学传播理论较为成熟的国家以及学者进行跟踪和研究,从而了解其理论发展脉络,社会经济情境,系统性地介绍其理论研究成果;

其次,继续关注并积极参与国际上重要的学术会议,比如美国科学院的科学传播学论坛,英国科学学会的科学传播会议以及公众科技传播会议(PCST)等,从而与国际同行交流研究成果,加强沟通和学习;

第三,加强对国际上重要学术成果和理论的译介工作,为国内科学传播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同时也结合本国国情研究相关的理论;

第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总结科学传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理论研究奠定基础,并通过完善理论研究指导具体的实践,形成中国自身的科普理论。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8002-746434.html

上一篇:《当科学成为文化的时候》前言
下一篇:《科技传播百科全书》述评

5 许培扬 曹聪 孙学军 刘立 赵序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