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我也谈谈新闻有害 精选

已有 4223 次阅读 2014-1-13 11:1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一大早看到了吕秀齐老师的博文《新闻有害?我们该更理性看待有关科学的新闻》,读完了感到最大的收获是我们对待新闻要理性,话虽如此,可是在这个信息消费快速化的时代,想做到理性可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

新闻之所以有害,可能和新闻传递的信息相关,它传递的信息未必是我们希望知道的(而我们想知道的则是没有传递),新闻更多的是阐释结果,而不是对结果的解释或者对得出结果的过程的描述,新闻的目的是吸引眼球以获得关注和点击率,至于内容则不是最先需要考虑的因素。

其实这和媒介议程设置是有关系的,因为新闻不是决定你想什么的,而是决定你怎么想的,所以通过阅读新闻,读者会一步步陷入新闻设置的各种“陷阱”中。而如果读者需要知道自己想什么,那么就需要扩展阅读,或者通过各种途径全面地了解一个新闻的各方面,从而在这个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是就需要自己具有一点理性精神了,可是理性精神不是呼吁一下就可以了,它需要潜移默化的培养和锻炼,而这种锻炼在如今这个快消品的时代更加艰难,标题党不仅满足了新闻追求关注的需求,也满足了读者迅速获取信息的需求,但是这种信息可能就是存在着误导的,是有害的。其实,不止是新闻,信息可能也是有害的,因为我们周围充斥的各种信息,如何选择也是一个难题,对于那些与自身生活相关的信息,可能在阅读之后都会情不自禁地与自己关联起来,从而用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比如不久之前微信圈中传播的牙膏管尾部的黑,兰,绿各色标签的“错误的”科学信息,相信很多人看过之后都抛弃了尾部是黑色条码的牙膏,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但是我们第一个小小行动或者举动,可能给生产带黑色条码的牙膏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可以说,走出大学之后或者说毕业之后,新闻媒体称为了社会大众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非正规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媒体在其中是否真的承担起了这个责任呢?媒体也应该通过自己的报道来培养公众的理性精神,但是商业利益的驱使超越了社会责任。于是乎公众的理性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媒体也站在了理性的对立面,因为媒体毕竟是经济驱动的,它们要追求自己的利益。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培养公众的理性,媒体自己也应该有理性,有自己的价值和立场。

就某一个新闻话题来说,也许更重要的是不是哪个媒体最先报道出来,而是哪个媒体能够真正沉下来做一个深度的分析和报道,这可能是更有意义。比如上周的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奖的新闻中,中国新闻网发布的新闻的转载率可能很高,但是最先发布的新闻稿里却出现了最不应该出现的错误,“2013”写成了“2012”(具体可以看http://news.sina.com.cn/c/2014-01-10/100929206463.shtml)。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共同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虽然该新闻获得了较高的点击率和转载率,但是这样的错误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做科学新闻的记者身上。

另外来说,读者可能除了想知道谁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外,最想知道的还是他们为什么获奖,他们在哪些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在科研中做出研究成果的艰辛过程,以及这些成果的未来应用等,而不仅仅是二位专家的简历。相信如果有媒体对此做一个深入的报道,其效果可能要高于仅仅发布一个新闻。

所以说如果新闻有害,那么趋利避害的工作还应该是要由记者和编辑部来承担,他们在发布新闻的时候更应该谨慎,三思而后行,思考一下这个新闻倡导的是什么,目的是什么……首当其中的是检查一下是不是有简单的错误,不然即使是好的新闻,也会因为一些错误使其效果大打折扣。

因而,读者和公众要通过多种渠道对某一话题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确定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就锻炼或者使用了科学理性;而另外一方面,新闻的生产单位更需要具备理性,因为他们把信息加工后传递给读者和公众,同时因为他们的公信力,公众会对此比较信任,千万不要浪费或者损害了公众的信任。

要让读者具备理性,首先新闻的生产者要理性地对待新闻,不能草草了事,简单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当然记者也是人,他们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但是既然从事了这份工作,那就认认真真地对待,对工作负责,对读者负责,更对理性这个信仰或者新闻规范负责。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8002-758675.html

上一篇:2013年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简要)总结
下一篇:《当科学成为文化的时候》引言

7 梁进 李健 吕喆 文克玲 薛宇 赵美娣 吕秀齐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6: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