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罗帆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教授

博文

人性化管理并非是日本企业的专利

已有 4350 次阅读 2009-11-9 10:24 |个人分类:学术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日本企业, 人性假设, 管理模式, 人性化管理

 

一般认为,美国企业的管理模式是刚性的,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是柔性的。相对而言,日本企业更注重人性化管理,其实,人性化管理并非是日本企业的专利。

根据MBA智库百科的定义,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

人性化管理概念的确定,经过了100多年社会变迁、企业更迭的历史演进。

人性化管理可以追溯到早期工业革命的企业管理,在上个世纪初形成了经典的泰勒模式:注重精确的计算,从每道工序、每个动作所需的时间,到工人上厕所的时间,都有严格的测算和规定,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和标准化。泰勒模式的内涵是以老板为中心的生产导向管理,它的理论依据是性恶论,即人是“经济人”,天性厌恶工作,逃避劳动。所以必须强化任务管理和监督。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变化,泰勒模式逐渐显出其局限性。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的学者们就在美国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八年的现场研究。在此基础上,梅奥提出了著名的人群关系学说(Human Relation Theory),认为影响职工士气和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s)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正式形成。20世纪60年代中叶之后,行为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是组织行为的研究,对人性化管理的原理有系统的研究,主张现代管理实质上是人管理人,所以管理与人性具有密切的关系;只有科学地研究人性,才能更好地解决人的问题。

埃德加·沙因把基于科学管理的人性观称为“经济人”假设,基于人群关系学派的人性观称为“社会人”假设,人力资源学派的人性观称为“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的心理状态是复杂而多变的,不仅人与人之间有差异,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不同时期也会有差别。因此,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社会人”或者“自我实现人”,而是“复杂人”。管理者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管理,而是要洞察他们的特点,对症下药。

日本是天然资源和土地面积都十分有限的国家,而人口却相当多,日本的真正有价值的资源是人。因此,日本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其人力资源,其企业管理的精髓集中于对人的有效管理。然而,日本并非一向重视人性化的管理。

刘晓东博士的博文“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航空兵”说明富有人情味的政策帮助美国赢得了太平洋战争的胜利,而缺乏人情味的管理模式导致了日军失败。在军国主义的阴霾之下,日本军人不得不为天皇而战,人的生命价值根本得不到尊重,哪里还有什么人性化管理?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国土到处是废墟,青壮年死伤无数。当时,要恢复经济,最为匮乏的是人。日本的企业为了吸引和留住宝贵的人才,不得不想方设法,于是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应运而生。为了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日本人如饥似渴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和技术,而行为科学备受青睐。日本企业将东方民族的传统文化、西方的管理科学与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了所谓的日本式企业管理模式。

20世纪80年代,日本式企业管理模式引起全球企业关注,其特点是让职工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并效忠于这个家,鼓励成员参与“家庭”事务,同时服从家长,必要时为“家庭”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它让日本人乐于“抱团”,甘愿为企业拼命。若从人性角度分析,这也许是“性善论”之反映,是以职工为中心的人本导向管理。美国企业吸取了日本式企业管理模式的精髓,在重新构建公司的系统工程中,构建了“美国式团队”,即人性化管理模式。 

由此可知,人性化管理并非是日本企业的专利。当然,日本企业非常善于学习,通过向古老的中国学习管理哲学,向现代化的西方国家学习管理科学,并与大和民族文化兼容并蓄,形成了神奇的“日本管理艺术”。

中国企业要又好又快地发展,一定要善于学习。

推荐《新周刊》主笔肖锋的文章:怎么看日本: 善于学习的民族才会强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075660100d0w0.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818-269653.html

上一篇:情景交融的本科生模拟招聘活动
下一篇:医患关系冲突凸现出医院管理的问题

7 武夷山 苏青 刘进平 杨秀海 吉宗祥 柳东阳 陈湘明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