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需要寂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ooba 发现再发现,证明再证明。

博文

农村孩子成长路 精选

已有 7157 次阅读 2011-8-7 22:2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孩子成长, 改变命运, 农村学生

最近关于农村学生上大学所面临的严峻现实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在科学网上接连出现了数篇有关于此的博文或新闻:让出身不再决定命运——美国教育平权运动40年》,《研究称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持续滑落》,以及《出生改变命运——农村孩子一开始就输了》。
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今天走到这一步实实在在的是一个典型,今天我就把我的经历,一个农村孩子从村里上了大学,考上研究生的过程,和大家分享一下。或许大家就能明白整个问题的根源所在。

 91年上小学,那时候学校离家就100米,学校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主要是本村和一个邻村的学生,但只有一个老师,两个教室,教室里的板凳桌椅都是学生自己带过去的。每次上课时,两个年级的学生在一个教室,另一个班级在剩下的教室上自习。那是全村还没通电 ,冬天晚上上自习,我们都是带着煤油灯去.天冷生炉子,学生轮流带蜂窝去.学习条件之窘迫可想而知,师资,硬件,氛围,统统没有,每学期交着二十多块钱的学费.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对知识了解尚浅的我们更仰仗与老师的
启蒙和引导.幸好那时候遇到了一个好老师,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很快就脱离了轨道,在二年级,三年级都有退学不读的情况出现.

现在小学进行了合并,成立了中心小学,家长都要送孩子都中心小学学习,但是即使中心小学学生也越来越少.

简单来说一下农村家长的心理,大多数家长都是以孩子学习脱离农村生活为目的,他们让孩子上学更多的是要让他们考好成绩,而不是考虑孩子学到知识.而一旦成绩持续不理想,他们便觉得投资不划算,如果出去打工一年能挣好几万呢,于是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的声音便变成了催促孩子辍学的铃声.尤其是现在用人成本越来越高,农村出去打工的一年整个两三万成小菜一碟,----你看xx,人家过年带回来好几万呢,家里房子也盖了,家电也买了,你看咱们家,为了供你上学,越来越穷....

这种话语不断出现,也不断出现退学的情况,而坚持学习的学生脑袋里也是不断提醒自己家里穷,要给家里减轻负担. 其实这也是我自己的真是写照,虽然父母算是通情达理,支持我们上学,但是这样的环境还是不断给我压力,要节省,要靠自己!

小学六年下来,一年级的同学剩下不到1/4.到了初中,情况更加严重,因为此时的孩子劳动能力已经充分具备,成了出去挣钱的好机器.所以有很多学生是被家长强行逼迫退学的,还有很多是因为觉得自己成绩不好还给家里负担,自行退学了.

初中学校教学质量很差,初中三年级我转到了县里的中学,那的班主任非常好,给我免了很多的费用,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去的原因,后来中考在全县考了二十多名,被县一中提前免学杂费录取. 而我之前所在的乡中学,一个学生也没有拿到这个机会.

后来由于市里一所新成立的高中给了更好的条件,完全是出于为家里省钱的想法,选择了这个学校.现在想来实在是后悔,当时已经联系了市里的一所省重点高中,分数完全可以,但是却因为省钱的念头没有去.三年过后出现了我考场败北的情况.当然这个也是主管的问题,但是如果当时不考虑那么多,选择了省重点,或许现在的我是另一番场景呢.

饮恨上了一所二本大学,时间多了,我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养活自己,打各种工,后来以家教为主,周末,晚上,奔波与城市的郊区,市里, 导致我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于考试题目之上.当大学三年下学期到来时,面临找工作时,突然发现自己学得很差,决心考研,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 而当我选择学校时, 我又一次屈服了-----要省钱,要靠自己! 所以,我在这里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0786-472826.html

上一篇:一无所有

15 郭桅 金小伟 黄峥 张玉秀 孙永昌 孔晓飞 刘晓峰 张彦斌 郑永军 赵凤光 田仁飞 吉宗祥 靳宗振 zhucele yangzhenlei05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