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熵生活:专注与坚持,施好今天的肥,不摘明天的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redream

博文

【太空志】印度同行的窘境,引以为镜

已有 2859 次阅读 2011-6-1 12:5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Science, 印度, 遥感, style, 对地

《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本行业的课外阅读:“印度地球观测系统备受争议” Science 27 May 2011: India's Earth-Observing System Comes Under Fire . Vol. 332 no. 6033 p. 1023 
链接在这里: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2/6033/1023.summary

说起来呢,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引发的:4月30日,印度一位省部级高官乘坐的直升飞机失事掉进了林子里,ISRO(印度空间中心)调出遥感影像来怎么也没找着失事地点,最后老乡们打着赤脚找了五天找着了,悲惨的是领导业已不治了。ISRO负责人的说法是失事的雨林地带云层太厚(在遥感监测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因此未能发挥出遥感的优势--以色列的米级雷达卫星可能会有点用--但也不知道他们用了没有。IRSO的一把手后来还说了些别的:一直在干活(主观上很积极)--被当地政府提供的错误信息误导了(不是我的错)--地形十分复杂(貌似技术实则无意义的原因),媒体当然要耍横--《印度时代报》头版是“赤脚敌得了高科技”。

于是口水战开张:印度高达5.51亿美元(2002-2009年间)的卫星研制和发射支出(后来卖数据卖了不到4千万)、由10颗卫星组成的对地观测阵网深受垢病,一个是因为投入产出比低兼管理混乱,一个是因为使用率低。管理混乱的罪状是前期调研需求不明、数据处理滞后、缺乏产业化战略,使用率低是ISRO的下属分支NRSC(国家遥感中心)的遥感数据量不到11%(这个属于打闷棍,现在的遥感数据都是不到10%的使用率,是个烧钱的活儿),而且在一项2001年颁布的法规中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垄断了所有5.8米以下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这使得一般的公司和研究机构无法获得这些数据,按官方的说法是需要提交申请再通过评估才能得到,但实际上是压根就没有什么评估,大家连高分影像的毛也没见着,这可是犯了众怒了。

印度同行的窘境我们要引以为镜,大家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我们在国内面对用户的置疑,也是五味杂陈:我们花了国家很多钱,还是赶不上发达国家的研究水平,而公众希望我们干点具体的面子活,也满足不了大家的期望,又不能像理论学者那样仰望星空,实在是要像网吧少年一样,用惺松的双眼紧盯着破碎家园、大好河山。因此就必须:1.好好干,这个弄不成,也要想法干成点别的,争取不要弄了一堆钱没听见响,授人以柄;2.不要出了事弄一堆没说服力的理由来解释,那样很不酷,让人觉得科学也不酷,就会影响到以后弄钱。

其实我们的压力也还好,不像印度,还得在林子里负责救领导。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339-450345.html

上一篇:如何做到三天打鱼两天造渔船
下一篇:我建了个独立博客

2 马峥 王涛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0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