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继耘的人文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jiyun 挥之阙如的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

博文

厦门公交案:我们都是受害者 精选

已有 4900 次阅读 2013-6-8 17:5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受害者, 厦门公交

厦门公交案:我们都是受害者

 

据报道,截止此刻,厦门公交爆炸已致47人死亡,34人受伤。肇事者为一老上访户,其亦身亡。其之所以上访,乃因到公安局办理年龄更改未果。(《南方日报》68日)

一个简单的肇事场景,却产生了一个数量巨大的悲剧结局。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嫌犯伤及无辜,危害社会?或许就是一句阐明理由的礼貌性话语的不周,或许就是一串温暖的劝说之词的缺席,或许就是正当程序的非正常转换之间,或许就是公安局与信访局的暧昧态度……但既然案件已经发生了,更多的“或许”又有什么用呢?

人都是一具臭皮囊,都有一个来自神性的平等,公平是任何灵物所坚守的权利底线。但有时候,万物有灵正被撕断。弱势群体命如草芥,越来越被边缘化。而更可怕的是,个体希图来自社会的精神慰藉也消散殆尽。这种安抚的离场,反向歧视就可能时时在场。所以说,我们社会正在呈现无机化征象,社会的某一环太过脆弱,便会衰败,甚至殃害其他环节一起灭失。

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指出:人类经济是嵌入制度、经济及非经济的环境中。宗教和政府与经济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货币制度或生产工具的创新。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对制度演化、经济发展的持续影响作用不容低估。反观当下中国,除了经济发展,其他文明因子有多少前进的趋向?有机社会绝不是文明因子发展不相称、不平衡的社会。那么,我们的社会价值重建、社会教化体系重塑显得多么重要!

当一己的私怨会无限发酵,而这种报复性欲念来源于社会的不公平,那么我们都是受害者。别不惮于上述前置反馈,而只顾着对个体的遣责与责罚(道德上与法律上),因为肇事人的怨恨是我们每个人行事不足的体现,因为他们的痛苦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诸多的“或许”不成立,依靠我们自己,更依靠我们行为的无数种有机组合。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6862-697751.html

上一篇:《萧红》:娜拉时代的爱情孤旅
下一篇:致这个时代

22 曹聪 蒋永华 戴德昌 吉宗祥 张冠军 鲍海飞 张忆文 丛远新 张鑫 翟自洋 李本先 李宇斌 张海霞 李毅伟 周永胜 刘立成 蔡子微 EroControl zzjtcm chaijf biofans degucaiw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9: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