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秀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y2631

博文

漾泉石话

已有 2874 次阅读 2010-5-1 22:2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科研笔记·论文交流

在被称为“植物界大熊猫”的兰花的唯一一块化石照片,贴于化石网论坛且沉寂一年间。山西省阳泉市山川秀丽兰花化石科研组,以其粗浅的专业知识和有限的技术手段,对其所珍藏的阳泉犁川中国兰花一号化石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观察,取得了古生物学研究特别是兰花化石科研,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大进展和突破。必将对揭秘兰花进化的奥秘迈出关键性一步,亦对古生物化石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假说;给解开兰花科植物的起源、生存与进化之谜,提供了宝贵的科研实物,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古生物学科将由一个民间化石收藏者和他的研究团队掀开新的一页。

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科普抒情诗《化石吟》中写到:“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这篇《漾泉石话》就是给您讲述一个真实的化石故事。

七彩生活·【  】打开电脑接通互联网,键入“兰花化石”一词,点击百度搜索,除来自英国《自然》杂志所刊载的美哈佛大学生物学家,鉴定出的携带兰花花粉块的蜜蜂琥珀外,全球仅有一个兰花化石的记录,眼前一株秀丽的古兰花跃然屏上。这则贴于化石网论坛的帖子,标题格外醒目,“太行山惊现兰花化石。在2008年,本化石猎人在太行山脉中段发现一兰花化石,栩栩如生,实为少见的植物化石标本!请共赏。”并把兰花化石的照片贴在网上。这个于2009年1月1日20:48编辑发贴的NJR先生又一时诗兴大发,次日上网写道:“昨日。初登化石论坛,贴奇石于此,承蒙版主厚爱,诸石友各抒己见,真乃一石激起千层浪,待盼水滴石穿之时,得到火眼金睛之人的真知灼见。一日一石一事,感慨万千,敲木鱼石书之歌之:猎石深山淘,玩石忌浮躁。化石真称宝,鉴石细推敲。评石争鸣叫,实石求是好。石友宜多交,添柴火焰高。国人正气豪,石网结得牢。”这时的他仅是一个化石的收藏新手而已,本意无非是推动网上论坛评论,或顶或踩,借石友专家的慧眼,对这块兰花化石评出个子丑寅卯来。不想只有头两天列于网首初期时的热议引起的微澜外,没几日就被渐渐踩了下去。世俗社会的人并不领会赤子之心的诚,这一沉寂半年过去了,连自己也淡忘了。事隔大半载后,还是我的阳泉老乡,我的同校师哥(阳泉一中)李彦宏,这个中国最成功的青年创业者,千万大学生心中的偶像,是他的全球第一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的神奇作用,又把它推上兰花化石科研的前沿,成为目前全世界唯一的兰花化石记录。让她在网上静静待着,等待独具慧眼的高人,拭去蒙在她脸上的神秘面纱,揭示它国兰化石第一石的特殊的尊贵身份。也再次激起了科研组人员的浓厚兴趣,激励我们把古生物学化石的研究深入开展下去。 

科研笔记·【初现芳容】这块被称为探密中国兰花第一石的化石,初看是一块巴掌大的细沙质页岩。它的长度约8厘米,宽约4厘米,厚度也就1厘米多,方寸之间一株犹如国画般的水墨兰花呈现在石板上。石间一丛千万年的古兰花亭亭玉立,七、八片花叶挺拔舒张,向四周展开;叶片中间一支花茎上两朵兰花怒放,另一支花茎在石右角自然垂下,似随风摇曳。石上整株兰花鲜活如真,栩栩如生,惹人喜爱,像有一阵清香从石间飘来,沁人心肺。化石背面有许多石化的植物根须。此块化石上,古兰花的主要生物形态特征呈现的清晰可见,在如此小的空间,竞隐藏着如此多的古植物生命符号,大自然的造化可真是神奇无比,妙不可言。做为全球苐一次釆集到的兰花化石,它的发现打破了千古兰花无化石的神话,可谓弥足珍贵。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7199-318650.html

上一篇:心雨吟
下一篇:图片百科:今古兰花对比图四幅

2 孟津 陈绥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