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秀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y2631

博文

《漾泉石话》系列博文结构与导读

已有 2850 次阅读 2010-5-11 18:4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特征区别六不同, 化石理论新假说

博文仿《梦溪笔谈》写法总体为科研笔记,每篇皆可独立成章。由于在科学网逐日分篇贴出,博友反映:博文冗长,标题繁多,管中窥豹,难切要点,难见全貌。为使博友方便浏览阅读,尽快了解文章整体结构,把握重点。在系列博文分篇整体贴出后,现将零散的单篇做一整理作为导读,主要内容排列如下,以飱网友。

图片百科· 对比双图 :犁川国兰一号化石—现代兰花  化石花粉—《自然》蜜蜂琥珀

前    言· 开 篇 语 :点出犁川国兰一号化石发现科研意义—科普语导入

七彩生活·【引    子】:犁川国兰一号化石帖子贴于化石网前后情况

科研笔记·【初现芳容】:犁川国兰一号化石概貌初次素描

科研笔记·【化石书卷】:化石定义—形成三要素—种类统计—古动植物各占比例

科研笔记·【兰吐幽香】:兰花—国兰—无化石记录—国内外科研情况—研究瓶颈

科普集锦·【学海寻舟】:互联网作用—百度百科链接—科学网摇篮促进作用

科研笔记·【地理坐标】:化石发现地山西阳泉地质概况—形成化石基础

科研笔记·【历史坐标】:山西阳泉古今化石发现出土情况简述

七彩生活·【石出犁川】:犁川国兰一号化石发现地野外环境白描

科研笔记·【细微观察】:犁川国兰一号化石再次深度细致观察研判

论文交流·【六大特征】:犁川国兰一号化石与现有理论的区别—六个不同之点

    论文交流之一:化石形成的前提条件不同,拓宽了古生物学研究的新领域。

    论文交流之二:化石形成的地质条件不同,变质岩无化石的公论有所突破。

    论文交流之三:化石发现采集的地点方式不同,打开了化石采集的新视野。

    论文交流之四:化石形成的结果不同,提出化石双结构形态的新模式。

    论文交流之五:化石中有机物质保存结果不同,发现了生命基本物质延续的新方式。

    论文交流之六:化石采集地古今气候不同,探寻佐证地球冷暖变化的基本规律。

图片百科·【化石双图】:犁川国兰一号化石正侧位图—原兰花茎叶部分实体

海外观察·【生命起源】:关于海内外生命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

学术态度·【出题求解】:依靠高科技寻求对关键问题的重大突破—学术态度

观点述评·【科技井喷】:对我国科技发展趋势的预测—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人物纪事·【石事实说】:师法祖宗科研笔记—青年学者应有的气节气度

人文社科·【尾    声】:关注科学—发现更多化石—形成我国各具特色的化石科研基地

后    语·结 束 语  :科普语导出—点明“让我们的青春闪耀科技之光”主题

              ——         ——       ——       ——                                              

科研笔记·【气象万千】:   《 中华五千年  冷暖两相知 》

博文简要记述了阳泉犁川中国兰花一号化石发现采集,观察研判,学说创建过程的艰辛甘苦和感知感悟,反映了青年学者多彩的生活情况。在各段博文中,既有对所提供的古生物的研究物证化石的详细观察描述,又有在与现有理论对比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学说。全文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对故乡、对科学无限的眷恋和热爱。亦是一首激励青年学人奋发向上的科普抒情诗。总体目的就是与广大青年共勉,提倡科学零距离,创新无极限的科学精神。敢于通过不懈的艰辛努力,深入的科学研究,提出新观点,创立新学说。突出科学网博客大赛让“科技闪耀青春之光”专题。

不妥之处敬请学界各位大家指正。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7199-322878.html

上一篇:科研笔记·【气象万千】
下一篇:心 静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