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夏娃”是如何被找到的 精选

已有 6121 次阅读 2010-6-6 00:03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分子遗传学, 人类起源, 夏娃, 线粒体

来到科学网,说科学,想起什么说什么,毫无章法可言。今天路过周口店,又想过寻老祖宗的事,故贴一篇,再写点嘛,与大家分享。

在我们的地球大家族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类型的人。按肤色分,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和棕色人种;按地域分有亚洲人,非洲人,高加索人,澳大利亚人等。居住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们不仅外观形态存在差异,而且在生理特征、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如果说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那么,最初的女人和男人,又在哪里呢?

按照西方的说法,上帝造了天地,又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类共同的父亲亚当。然后,从亚当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了女人,给亚当做配偶。于是,人类共同的母亲——夏娃来到了世界。

但是,亚当和夏娃毕竟是宗教传说中的人物。在人类的进化史上,有没有类似亚当、夏娃的角色存在呢?

在考古学上,科学家采用了很多手段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考古学家们也把目光转向了DNA科学,试图通过寻找人类DNA进化长河的源头解开人类起源之谜。

然而,人们发现,细胞核中的DNA遗传背景太复杂了,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精卵结合的过程中,DNA要进行重组,使DNA的遗传出现许多“花样”,这令人们研究起来有些无从下手。

科学研究过程中有时往往改变思路,转移目光,才能获得新的突破。


科学家逐渐注意到,与核DNA不同,线粒体DNA完全独立于细胞核外,它不参与任何“性”的混合,也不与躯体的“核”DNA发生交流。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被卵子吸收,而线粒体们则同精子尾一道被抛弃了,个头巨大的卵子体内充满了液体,包含着丰富的线粒体。而因父方只有核DNA被送入母方的卵细胞中,受精卵中的所有线粒体都是母方的“遗产”,因此,线粒体DNA是通过母系传递的。无论你是女性还是男性,你的所有线粒体都来自母体。

线粒体成了科学家们研究的一个热点,它虽然不受沾染,但却避免不了变异,而且线粒体的变异频率要高于核DNA。通过比较线粒体DNA,科学家们可以研究各种生物的亲缘关系。

科学家们在研究了许多种类妇女,包括非洲人、亚洲人、北美土著人和新几内亚人的线粒体DNA后发现,所有女人的线粒体DNA图谱在某一段或某一点上都很相似或者完全相同。这说明,世界上所有种类的妇女都存在着亲缘关系,很可能他们的线粒体DNA出自同一女人,而这个女人很可能就是《圣经》中记载的“夏娃”。
 
最早提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还得追溯到1987年卡恩和威尔逊两位科学家的研究,他们将所有婴儿的线粒体DNA向前追踪,最后会追到大约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妇女,即现今全世界人的祖先。大约在13万年前,她的一群后裔离开了其生活的非洲家乡,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代替了当地的土著居民,最后在全球定居下来,演化成了现代的不同人种。于是有人把这种理论叫做夏娃理论。认为现代人类是单一起源并来自非洲。

所以,我们才有了上面的寻找“夏娃”之说。后来,复旦大学的金力教授等的研究进一步确认卡恩和威尔逊的说法。尽管这个结论有点让中国人失望,但毕竟科学结论要用事实说话。

科学家们的这项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有人结合骨骼测试得出结论,人类共同的母亲很可能生活在100万年前的非洲。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8991-332563.html

上一篇:这两天总是碰到“见鬼”的事
下一篇:路过周口店想起的那些事

17 罗岚 刘全慧 罗会仟 梁进 王德华 罗帆 梁建华 王修慧 杨秀海 吕喆 杨芳 李学宽 唐常杰 曹建军 夏凤金 pkuzeal shihuashishu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