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jf306 学习,思考,体验,印证,创造,付出

博文

我眼中的中西文化共通性(三)——读《爱的艺术》有感

已有 5181 次阅读 2010-6-15 21:29 |个人分类:我思我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红楼梦, 金瓶梅, 诗经, 性爱, 牡丹亭

三、性爱

弗洛姆认为,性爱不同于博爱和母爱,性爱不是普遍分享的爱,而是一种排他性的爱,性爱也因此成为最具迷惑性的爱。性欲望的目的绝不仅仅只是生理上的需求,也不是仅仅为了释放精神的压力和紧张,而是为了寻求与人的结合。性爱的排他性只表现在我只同一个人完全地结合,即在灵魂和肉体上完全融为一体。只有在性结合这方面,在自己的全部生活献给一个人这方面,性爱才是排他的,而不是在更深层次的博爱的意义上排斥其他人。

关于性爱,或者说情欲、爱情,恐怕是中国文化里谈得最少的主题了,先贤们总是有意无意避开,大有“谈性色变”之感。其实早期的人们并没有刻意回避。上古时期就有生殖崇拜。《黄帝内经》对男女情欲也有所描述,不过更多的是出于医学角度。《诗经》里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此外,告子曾云过“食色性也。”。孔子也在《礼记》里曰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早期的传统文化对男女之爱还是有比较客观冷静的认识。

可惜随着汉朝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礼教渐渐地束缚了整个民族,男女之性之爱似乎越来越不可触及,后世鲜有此方面的著作。偶有房中术有所涉及,但也为正统思想所不齿。到了宋代二程理学,竟然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实在难以理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人欲不也是天理,如何灭得?到了明朝,朱熹更是继承了二程学说,将其发扬光大,使其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社会更加压抑了,终于有位文人挺身而出写了部千古奇书《金瓶梅》,控诉这社会的种种不满。其中有不少情节描写的是男女之情赤裸裸的情欲,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作者对人性压抑的反抗。同时代的还有一位文豪——汤显祖,写了那部著名的《牡丹亭》,大胆歌颂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到了清朝,终于有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里面写到了情窦初开的宝玉和黛玉偷看《西厢记》,那是何等真实的情感流露啊。可惜《红楼梦》在清朝时也列为禁书。所幸,没过多久封建王朝的时代也结束了。现代人终于可以正儿八经地看《牡丹亭》、《金瓶梅》和《红楼梦》这些当时的禁书了。

 

四、自爱

弗洛伊德认为,爱是力比多的表现,力比多要么指向他人——爱人,要么指向自己——自爱。因此爱人和自爱是互相排斥的,自爱越多,爱人就越少。而弗洛姆则认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爱他人和爱自己并不是互相对立的,不是非此即彼,或此消彼长;恰恰相反,每一个有能力爱他人的人,也必定是一个自爱的人。如果一个人有创造性的爱的能力,那么他也一定会爱自己,但如果他只爱别人,那他根本没有能力去爱别人。所以,弗洛姆也认为自爱是爱人的前提之一。人若不自爱何以爱人呢?对此,中国的儒家思想里也有类似的观点。

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仁者爱人也。儒家的爱是一种从内向外扩散的爱,正如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按此推理,那么一个人首先要懂得自爱,才能够以此为圆心向外辐射,继而爱父母兄弟,整个家族,乃至天下之人。对于自爱《论语》里也有所体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可见孔夫子也是个懂得自爱的人。我一直觉得孔子是一位很有趣、很可爱的性情中人,绝不是一位呆板迂腐的腐儒。这一点从他与弟子的对话间便可隐约感觉到。况且,孔门弟子有很多都比孔子小二三十岁。如果一个老头没有非凡的人格魅力,会有一大群血气方刚的青年人跟着他混吗?可惜后人把孔子神化了,将其捧到了一个高高在上不可企及的高度,使得夫子离我们越来越远。

关于自私与自爱,弗洛姆也有一段解释:自私的人并不是太爱自己,而是根本不爱自己。他对自己利益的过分关注正是他缺乏对自身的爱和关心的表现。缺乏自爱表明他缺少内在的创造性,使他感到沮丧、空虚和孤独。所以他会通过其他的满足来弥补自己失去的幸福。看上去他好像对自己非常关心,但实际上只是在掩饰自己在爱的能力方面的欠缺。

对比一看,中西文化还真有不少共通性,可能在人性方面,全人类都有大致的认识吧。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读书心得,欢迎各位博友批评指正,不甚感激。两篇读书心得,断断续续的竟也码了三千六百多字,呵呵……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9042-335610.html

上一篇:曾国藩遗嘱
下一篇:雨天端午,缅怀屈原

3 刘洋 王号 张焱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