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藝的园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kuhuangyi 我们是环境的生物 我们是生物的环境

博文

把什么献给你 精选

已有 4660 次阅读 2008-12-18 16:03 |个人分类:教研心得|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今天上完了这个学期的最后一堂课。给学生鞠躬说“谢谢大家”,在学生热烈的掌声中抬起头,我眼睛有些湿润起来。
每年都是这样,总是在这个时候有些感动有些不舍,有些终于完成了任务的愉快和轻松。也总是这个时候让我感觉到,我是如此的热爱校园热爱学生,热爱这份职业。套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从国外回来不久,受同学的怂恿,也受同学工资单上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零诱惑,曾经给拜耳公司递过一份简历。公司当时正找一个环境总监,很快就给了我面试通知。面试那天早上,肚子突然非常疼,赶到三环一个桥下面的拜耳公司(总部?),已经痛得面无人色。挂他三七二十一,俺先找到WC。当通过层层秘书找到面试官的时候,生理的不舒服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对面试官和他提的问题,完全带着挑剔学生的心态。
面试回来,从繁华的中关村转入校园,周围突然安静下来,心情亦豁然一亮。当时是深秋,杨树的叶子已经凋落,只有粗大的树干直指天空,细小的树枝在蓝天衬托下精致细腻如工笔画;路上草地上落满小扇状的银杏叶,在金黄的树叶和树冠之间,到处是充满朝气的学生。我第一次发现,我是如此的喜欢大学校园,喜欢这些从来都不会疲惫永远不会老去的学生的笑脸。
唯一的一次离校园入商海发大财的机会就这样地被我拒绝。
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当大学从教育型转变为研究型,当发SCI论文成为硬道理的今天,我们该把多少时间和精力贡献给学生?当网络让世界所有大学的课程都可以看到,许多知识都可以免费获得的时候,我们的课程该讲述什么?我们大学该给予学生什么?
         这些思考一直贯穿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想,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
         无论大学是什么型,培养学生始终应该是大学主要的任务之一。本科生是夯实基础形成思维方式的时期,应该将最好的教授---不仅仅研究做得好,还要口才好,人品好----放在教室里。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从窗户里领进来从后面领进来还是从大门领进来,还是有区别的。老师多花精力放在教学上实在是非常必要。而,坦率地说,我们的精力都投入得不够,远远不够。每次都想再好好准备准备,无奈总被一些与研究相关的工作打断。跟一块没有彻底翻耕就匆匆种上了小苗的土地一样,回头看去,总是有些地方参差不齐断断续续。
         在知识的可获得性大大提供,研究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我们的教学应该更加迅速的跟进介绍不断出现的新成果。无论是网络还是论文,都会滞后前沿研究。而课堂教学正好是填补这段空缺的好机会。我记得在SARS流行后的那个冬天,新发现的SARS病毒以及发现的过程,很好的补充了《环境微生物学》中与病毒相关的内容。研究生的教学,将理论基础和研究内容结合起来讲解,对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非常有意。
         而我们的大学,尤其是我们这些收集了大好青年的校园,应该给学生的是系统知识的资质创新的素质领导者(leadship)的品质。
(俺在感冒发烧中烧出个大学3Z。灰常得意ING)


https://m.sciencenet.cn/blog-44394-51721.html

上一篇:光棍节
下一篇:我的2008

4 武夷山 陈龙珠 唐常杰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