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lin Wu Bolg Quantum Hermene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sglwu philosophy of physics、philsophy of technology、quantum hermeneutics

博文

佛的智慧对薛定谔创立波动力学的影响

已有 3864 次阅读 2010-11-1 19:06 |个人分类:物理学哲学量子信息哲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量子力学, 智慧, 有无, 波动力学

吴国林
当代中国要进行原始创新,没有相应的哲学思想的启迪是不可能的。我们这里仅讨论佛的智慧对薛定谔创立波动力学的影响。
在薛定谔的著作《我的世界观》中,其第五章就是《吠檀多的基本观点》,在这里,薛定谔试图找到由观察和思考主体的多样性引发的问题的解决途径。为了认识量子世界事物的运动,他受到了佛的智慧的影响。
佛的智慧,利用矛盾的论断阐述了难以表达的概念:一个事物可以是A或者非A,也可以同时既是A也是非A
事实上,印度最古的著名文献是吠陀文献。其中《梨俱吠陀》之《有转神赞》之“有无歌”是:
“无既非有,有亦非有;
无空气界,无远天界。
何物隐藏,藏于何处?
谁保护之,深广大水?”
这是说了事物的逻辑发展有两个阶段:
1)原初阶段:无即非存在,有即存在。无与有是对立的。
2)逻辑阶段:无既非有,有亦非有。这是说,“非有”是对有与无的否定,或超越。有与无都是运动变化的,并不保持那不变的有与无。此时,无与有在“非有”中统一了。
这种思想对于量子力学的波动力学的创立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吠檀多的统一性与连续性在波动力学中有所体现。


https://m.sciencenet.cn/blog-447363-379388.html

上一篇:生殖决定论批判:小鸡鸡短而粗,可能成为优秀足球运动员
下一篇:古印度《有转神赞》前三颂对逻辑与宇宙演化的启示

1 刘庆丰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