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minq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gminqian

博文

对王立群先生的一点批评

已有 4371 次阅读 2010-12-25 15:22 |个人分类:社会思想文化|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昨天在工作间隙浏览各大网站的教育板块,其中有腾讯网教育板块,印象中曾读过其中的燕山大讲堂内容,挺精彩的,有的我作了转载。无意中注意到,腾讯教育的博客名录中,有我所在的省份——河南大学的名人——王立群先生的博客,遂点开粗略浏览一过。想起曾在哪一个地方读过,读后还下载下来,王立群先生写的以刘邦等为例,谈君主用人之道的问题的文章(好像是一个讲座稿)。其中,王立群先生以身边的例子现身说法,大意是说,王立群先生早年在河南大学教过的一个学生,在学期间学习挺不错的,所以每年高考集中评卷时王立群先生都要问自己这名学生所在学校派来评卷的同事自己学生的近况。答案无一例外,都说是,学生在青年、中年、老年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从青年骨干教师、中年骨干教师,到老年仍然是老年骨干教师;另有一个学生在校时学习不太好,毕业以后分到哪一个学校都因为教学业务不行,呆的时间不长,长则一年,短则几月,被从一中逐出后安排到二中,被二中逐出后安排到三中,在三中几个月后也被退回县教育局。县教育局长看哪一个学校都不想要,无奈安排在局里做行政工作。这下倒好了,没几年,这人成了县教育局长了。王立群先生的大意是,前头的那一个学生没有出息,始终只是一名教师,尽管始终在教师中是骨干;而后一名学生,却根本不是教师的料,让他当教师,属于分配岗位不当。

        在初读到这篇文章这个地方时,我还笑话这个例子所举的第一个老师,终其一生都一直只是骨干,没有进步、出息不大。有一次同事聊天,我还把这个例子当笑话说给大家听。我当时的想法,是顺着王立群先生的观点走的,没有自己的思考。

        昨天重新浏览王立群先生的腾讯博客,我又想起了王立群先生那一篇文章、那一个被王立群先生瞧不起的学生。我没有刻意再去找那篇讲座稿,但因为这个例子给我的印象深刻,我想我对这个例子的理解和印象应该是不会错的。这一次,我就有了和初读时不一样的感受,但这种感受,却是对着王立群先生来的。我认为,王立群先生在举自己的这个学生做例子时,所秉持的理念,是极不合适于当前时代的,对于这个学生的认识、评价也是极不公平的,由此所产生的对大众的导向也是需要检讨的。概括而言,我认为,王立群先生在其中所深藏的官本位理念,是过于重了,重到了把本本分分做好本职工作的人贬在言下,把不会做工作、当教师不会教书、本职工作都无法做好的人高高扬起。

        教师的工作,千百年来,都为社会尊重。做教师的人,千百年来也秉承安贫乐道的生活哲学,不求闻达,无私燃尽自己、只求照亮学生的前程。王立群先生自己大概过去也是这么做和想的。不料想,王立群先生从“百家讲坛”一下来,在社会掀起一阵风潮,抬高了身价,南来北往地走穴、写书、挣钱,2009年先荣选河南省高校教学名师、继荣选当年教育部高校教学名师,被所在的河南大学当做招牌安排给新生介绍河南大学,等等,风光无限起来。我听说,一个当过河南大学副校长的人到省内一所专科学校当一把手以后,出资5万元,才请动王立群先生做一场讲座。王立群先生真的不得了了。

        教授如王立群,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电视一秀,红极一时,想来也是速朽的现象,长久不了。如此这般竟然忘记自己的来处,不要备课桌前的严谨、研究,只是迎合金钱大众,以嘲笑自己的学生换来油头粉面、巨资课费。试问,学生一直是骨干,有什么不可?安心教育、教书育人,自有桃李满园,自得即可。王立群先生喜欢学生当官,喜欢当官的学生,也无可厚非。但作为教授,又何以因材施教?何以有教无类?



https://m.sciencenet.cn/blog-447476-397330.html

上一篇:论高等职业院校的技术创新使命与体制构建
下一篇:购书目录:20101221郑州购书2册

1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