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部落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zx1999

博文

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已有 5406 次阅读 2010-5-25 23:27 |个人分类:赖以糊口|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健康, 祖国, 50年

“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这句标语式的口号在上大学的时候,在学校的体育馆里经常能见到,后来去其他的学校,在体育馆也能见到,可见其知名程度。在谷歌里搜一下来,这句口号的提出,是1957年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提出来来的,在2007年清华大学还专门纪念了这个口号提出50周年。

健康,是工作之本,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包括工作在内的其他事情都无从谈起或者大打折扣。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口号当初提出的时代环境和现代相比有了太多的变化。在计划时代的时候,一个人毕业后参加工作,生活住房医疗养老国家全包,而现在呢,除了每个月给发固定的薪水和上固定的各种保险外,其他的都需要自己打理和计划了。以前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现在是为自己能健康工作50年,到老的时候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注意和锻炼了。

晚上19点的“新闻联播”有个栏目,叫什么人民英模,就是歌颂各行各业的模范优秀人物。这些人物的事迹都是可歌可泣的,但我发现为什么这些模范人物最后都不幸英年早逝了呢?难道非要去世了才能上CCTV,抑或是他们本是就是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结果让身体变坏?但为了工作,为人民服务而不顾自己的身体吧。我想身体健康,也能为人民服务的,不是只有身体变坏变差了,才能体现为人民服务的程度之深,我想这样的宣传模式应该改一改了。英模人物的去世,对国家和英模的家庭、所在的单位和行业都是一大损失,犯不着为了出一个英模而让他的身体变坏吧。

近年来,关于养生的图书和电视节目很多,譬如图书,曲黎敏的和张悟本;电视节目也有不少,譬如北京电视台的科技、财经、体育和生活频道,都有不少专题栏目,教大家如何吃,如何锻炼,如何防病。我最中意的赵之心的节目,在他的节目中,经常教一些利用简单器械或者是徒手的动作,适合办公室伏案一族,他也出了一些书,我也买了,觉得不错。

之所以说到“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这句话”,是因为最近社里面在“为出版社出谋献策”的征文中,有员工提出工作环境的空气不是很好,员工伏案工作时间长,运动少。于是,10点到10点20的工间操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到每天上午10点钟,由办公室的人督促大家去下面锻炼,踢毽子和跳绳。虽然没有专门的场地,只有两种简单的运动器材,但我觉得还不错,至少是一种进步。以前没有人提出这样的意见,或者提出来,没有落实。尽管有种种的不足,但我还是对这样举措抱支持态度,希望能坚持和完善。

这应该是被称为“工间操”的休息时间吧,我不知道其他的公司是怎么样的一种模式,但始终认为这是一种好的制度,是一种良好氛围的开端。计划经济时代,公司和单位都是国家的;市场经济时代,大家都在各种所有制经济体里工作,所谓为老板干活。为老板干活,有人说,老板不顾员工的死活,像牲口一样地役使。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很高明的办法,相反是很拙劣和低级的管理方式。高明的老板应该是爱护员工,关心员工健康,让员工健康快乐地工作,为员工的工作环境提供最优化的保证,这也是为他自己,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算是一种企业文化的建设吧。

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有课间广播体操和眼力保健操,上大学后,反而没有了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工作后,也没有了工间操,似乎只听老员工作很久很久之前有。我想,工间操不仅仅只是做操,还可以引入更多的体育运动。但考虑工间操的时间短,不易进行大量的剧烈运动,应该还是以小活动量的肢体和拉伸运动比较适宜。在这几天的工间操时间里,也有不少同事有相似的想法。第八套广播体操以前学过,可以让大家重新熟悉起来,广播操的动作应该有其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是比较好的锻炼方法。北京电视台赵之心的“健身一箩筐”节目里面,也有不少适合工间操的锻炼方法,可以借鉴,找专门的健身教练来教,让大家学会……不至于天天做广播操那么枯燥。

絮絮叨叨上面这些,只是想说,保持一个快乐的心情,保持一个强健的体魄,精力饱满地投入到工作、学习和工作中去,为为自己、为家人、为所在的企业、为祖国……





https://m.sciencenet.cn/blog-448439-328679.html

上一篇:手机随拍
下一篇:也说张悟本

1 金小伟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