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我给儿子讲科学——之伽利略及其继承者

已有 4284 次阅读 2012-2-25 19:14 |个人分类:闲话生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office, class, face, center, 伽利略

 

 

       儿子兴致勃勃地打开书桌的柜子,将里面掏了个空空如也,弄得满地都是书。这在他是很大的胜利,因为他发现了,破坏了,甚而说:“我要看!”

我且等他疯完了,慢慢收拾时,那套《人类文明之旅丛书》引起了我的注意。说是“文明”,其实讲的都是科学,什么《灿烂的科学》、《无限的技术》等,算是科普读物了。

“你不是要看吗?那好,从今天开始,爸爸每天晚上给你讲科学。”我对儿子说。

“好!”儿子答应得也干脆。

儿子已然三岁了,是该知道一些科学知识了,不求甚解,起码听听概念也好。

我既这么想,晚上睡前便不给他讲故事了,而是翻开了《灿烂的科学》一书。

“公元1642年,欧洲最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伽利略去世了……”我想边读边给儿子讲解。

“什么伽利略啊?”儿子问。

“伽利略是一个人的名字,就像你叫黄曦,爸爸叫黄成。他是意大利科学家。”我认真地给他解说。

“什么意大利啊?”儿子问。

“意大利是一个国家,在很遥远的地方。我们的国家叫什么呀?”我反问儿子。

“中国。”儿子不费劲地就答出了,因为我曾经给他讲过。

“你知道什么是力学吗?”往后读着,我突然问他。

“……”儿子没作声。

“来,把你的小手给爸爸!”我伸出自己的右手去,握住他的一只小手,轻轻用了下力,“这就是力,感觉到没?”

因为没使多大劲,儿子不觉得疼:“再来,爸爸!”

我乐了,又轻轻地捏了捏他的小手:“感觉到了吗?”

“感觉到了。”儿子肯定地回答。

“力学就是研究力的科学。”我进而释义道。

“科学。”儿子跟着说了句。我想,他知道“科学”这两个字,即是一种收获了。

“多米尼科·卡西尼在天文学上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对土星的研究……”我接着读的这一节是“伽利略的继承者”。

“爸爸,这是什么呀?”儿子指着书中的土星相片问。

“这是土星,看它像什么?”我也指着图片问儿子。

“球。”儿子倒不含糊,没被难住。

“知道它为什么叫土星吗?因为它看上去的颜色跟我们看到的黄土差不多。”我只有这样解释了,毕竟儿子才三岁啊!

“这是什么?”儿子指着土星的光环问。

“这是一个圈,转着土星转的。”我客观地描述道。

“为什么呀?”儿子穷追不舍。

“因为……”我想了想说,“因为有一个力把它拉着不放,它只有不停地转圈。”

“爸爸,这根棍子是做什么的呀?”当我读到伽利略的另一位继承者托里拆利的内容时,儿子的问题又来了。

“这是水银柱,测大气压的。”我感觉一晚给他讲得有点多了。

“不是,它是……它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儿子很高兴他认出来了,“我也有一个。”

我没有去给儿子解释什么,因为我可不想去纠正他的想像,这远比那根76厘米长的水银柱重要多了。

从伽利略到卡西尼,再到托里拆利,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写于2012225日夜

 



https://m.sciencenet.cn/blog-448631-541302.html

上一篇:我不善言辞的表达永不及我内心的真挚
下一篇:女博士后30多岁不懂人事?——人是有感情的

4 王涛 张玉秀 czhc wgq3867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