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要推广普通话话,更要保护方言!

已有 6464 次阅读 2008-5-9 23:11 |个人分类:生活其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儿时认为自己的语言泰县(现在的姜堰市)方言是最完美的语言,外婆是泰兴的,讲话和泰县已经很不相同,有时在外婆家和表哥表弟闹矛盾,就以方言为题互相攻击,当时的我坚决认为,泰县方言是全世界最优秀的语言。

等到上学后,在学校里所讲的语言当然也是方言,包括语文课文的背诵都是如此。小学时如果个别同学用普通话读课文,大家下课后会群起而攻之。后来慢慢上了中学,学习的压力使我已经意识不到语言问题。等到了武汉上大学后发现,原来自己的普通话是多么不标准,尤其是刚开始,同学听我讲话要理解半天,我还得重复解释一番。自此,方理会普通话是多么重要。

工作后来到扬州,扬州话抑扬顿挫,著名的扬州评话即诞生于此,感觉扬州话比泰县话“高级”多了,加上同事经常用泰县方言和自己开玩笑,比如泰县方言说“东西”说“gao3zi4。说“我”说“瓦”。于是除了上课讲普通话,平时努力学说扬州话,虽然到了现在扬州话也讲不怎么样。

大概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和中文系的教授聊天,他老家也是泰州的,他告诉我其实方言里有许多是文言文,比如称“东西”为“杲昃”,“杲”的意思是日出东方,“昃”的意思是“日落西方”,两字分别出于《诗经》和《易经》,所以“杲昃”表示“东西”。这是我第一次知道“gao3zi4的写法,也是第一次知道其含义,突然心里面充满了崇敬自豪感,天啦,多么伟大的“杲昃”

从此,对老家的方言倍感兴趣,由于工作繁忙,其实并没有研究多少,印象较深的还有锅盖的叫法,泰县方言是“釜冠”,“釜”者千年前的铁锅也,“冠”者帽子也,当然是锅盖啦。简单的“釜冠”两个字,让我觉得我和几千年前的祖先吃的是一锅饭!

祖先数千年前来到泰县这个地方,历经各种战乱和历史变迁,得以延续至今,是多么不易。方言既是一种人际交流的需要,也体现了一定地域人民的文化传承。

最近几年回老家农村,常常感觉正宗的泰县方言正在弱化,原因至少有二,一是现在生活空间扩大不少,农村不少人外出打工,社会交流方便,不像以前一辈子不出家门。二是学校推广普通话,导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多地说经过两“改良”的方言或普通话,这些方言中传统的专有词汇消失殆尽。

我的夫人是扬州人,小孩上初中了,但是平时就是讲普通话,扬州话只能简单讲一些,至于扬州话中的专有词汇几乎不会讲,我有些淡淡的悲伤,将来正宗的扬州话可能只能存在于扬州评话中了,但是,根本就没有泰县评话,正宗的泰县话将来到哪儿找呢?

这不仅仅是扬州话或泰县话的问题,全国的方言都是一样,如果我们继续片面强调推广普通话,那中华民族数百种方言都有可能成为即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大革命我们毁了很多文物,其损失无法估量!如果我们现在不注重方言保护,再过几十年,其损失同样是无法估量和不可饶恕的。果如是,我们还是炎黄子孙吗?失去方言是对祖先最大的否定!现在每年我们都要祭孔、祭皇帝,搞很多旅游开发的东西,可是很多最根本的问题我们考虑了没有?

不是说不要推广普通话,不同地域的人群进行沟通,必须讲普通话,可是一旦同一方言区的人在一起,要尽量讲方言,各方言区必须有专门的方言电视频道,政府应该在保护方言方面加大投入。当然,方法还有很多。

中国国家太大,情况复杂,国家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特殊情况,不能一刀切。假如有一天,全中国的方言全部没有了,人人都讲普通话,这个世界是多么可怕!

救救方言吧!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134-24707.html

上一篇:同学,没有迈不过的坎!
下一篇:曲塘、塘湾——弯弯曲曲。请对下联!

0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