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做学问的宽松环境与考核的严酷现实

已有 3578 次阅读 2013-3-23 10:32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做学问其实是一辈子的事情,因为短期、中期做学问,除非天资相当聪颖或者运气实在太好,一般难以大成。即使一辈子做学问,也不一定有重大贡献,这种情况实在是太普遍了,做学问有所成就仅仅是少数。所以,大多数学者的平庸是少数杰出学者得以产生的沉没成本,必须正视这种现象的存在,别指望所有学者都有所成就,领导的心态一定要端正。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做学问能有点兴趣,能尽量地排除功利,其实是做好学问的前提条件,必须努力创造这样的软环境。当然,物质条件也必不可少。

但是实际情况是,任何单位领导都在拼命给科研人员施加压力,这是防小人也防住了君子的做法,其最终结果是,小人没有防住,不做学问的继续不做学问,本来想做君子的,由于科研压力,也不能安心学问,导致研究成果质量下降,实在是两败俱伤的事情。科研人员也是理性人,没有几个百毒不侵、可以挡住一切诱惑和考核压力的。

 我经常骂考核课题,现在课题变成了科研人员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光要国家级课题,而且要国家级重点甚至重大课题。对人文社科而言,课题是科研的前提条件,但不一定就是很重要的条件,课题绝不是科研成果。

目前国内高校考核,除了年度考核外,考核周期一般是3-4年,目前这种考核周期其实是有问题,太短了,至少要5年,当然也要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

 

 

                                  2013.3.23 俞立平 于宁波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134-673065.html

上一篇:致准研究生们的一封公开信
下一篇:梦想和理想

16 孙根年 王德华 武夷山 杨正瓴 赵美娣 郭保华 黄晓磊 罗帆 陈安 程起群 陈冬生 章成志 姜春林 施玉梅 何学锋 syo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