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目前人文社科研究的几个问题

已有 3179 次阅读 2016-2-11 11:20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在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着以下几种不好的现象:

   第一,纯理论研究论文比例越来越少。一些纯理论研究,当然缺乏必要的计量检验,偏文字论文的比例越来越低,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一开始就是纯理论,后来才被用数学模型加以证明,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科斯思想的光芒。这样的论文,比例要适当提高,即使有瑕疵,也能启迪思维,推动其他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理论创新其实是最难的,一般学者即使辛苦一辈子,要做到在理论上有所建树都是不容易的。

   第二,计量研究理论基础不砸实。无论是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定量研究除了把握现实外,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范式就是提出假说进行检验,那么假说检验的源泉是什么?那就是理论,但是理论不可以牵强附会。比如研究文革对50后消费的影响,你不能不说没有一点影响,但这种影响究竟是文革造成还是经济困难造成?只有鬼才知道。再如研究图书馆建设与经济增长,你不能说没有贡献,但有多大贡献肯定是胡说八道。这样的理论假说,即使得到检验,也无法真正构建理论。

   第三,应用性论文缺乏争鸣。应用研究要为国家服务,这是其主旨,但这并不表示应用研究就不应该进行学术争鸣,如果所有的应用研究均变成国家政策的解释器,这是不对的,毕竟这是学术,解释是政府宣传部门的事情。我们现在将这两者混淆了,这是不对的。争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为国家做贡献。争鸣搞好了,在具体政策上就不可能出现一窝蜂,出现大的偏差,比如计划生育,早点控制在生两个,多好!

   第四,一些应用研究水平很低。一些应用研究,基本遵循背景、现状、问题、对策的模板,该类论文90%均是垃圾,什么热就研究什么,空洞无物,刊载载体基本上是垃圾杂志。


                          2016.2.11 俞立平 于扬州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134-955555.html

上一篇:猴伶说
下一篇:不需要论文的几个职称评审标准

3 陈楷翰 武夷山 章成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5: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