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经济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indlight 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欲望,三个变量互相制约和发展。

博文

到底以什么为中心,医改思考之八

已有 3761 次阅读 2010-5-11 06:45 |个人分类:思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医院, 中心, 疾病, 医改, 利润

 

赵凤光

以侦查为中心的司法观念目前看似乎在调整,正好现在关注医疗的资料,有个资料关于医疗体系到底以什么为中心的讨论。

介绍整个发达社会对社会医疗体系资源配置,由早期的以医院为中心,病人必须到院治疗,医院必须全科,检查必须全面。以住院天数和用药多少为利润主要来源,到治疗以疾病为中心,只要诊断为特定疾病,就按照疾病统一价格,而不以住院天数,用药多少为利润追求,自然在提高医院效率,节省病人开支,降低整体社会福利上有所改进。而终极目标应该是以病人为中心,进行个性化治疗,提高病人的整体幸福感觉。 比如依据每人的基因治疗,依据每人的发展历史治疗等。

陈部长提到“公立医院绝不能以创收为中心”,但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仅是此文提到的“要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中心,安全、有效、高质、价廉。” 还应该细化到可操作的层面。

能以疾病为中心,根据我之前对药价虚高的分析,代表着保险业的积极介入,他们有动力监控医院的治疗效率和费用支出,但肯定不可能跟踪每个个案,合理的以疾病病种为支付保险费用的方式,将是他们的首选之一,保险公司本身也有动力,关注新药和新技术的使用,效率更高,费用更低的产品和技术也是他们积极推广和采用的自然选择。

西医西药的终极目标也是个性化治疗,这与中医的辨证施治不谋而合,但其建立在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手段的基础上,从个人基因谱的分析改造,时间跨度上的个人终身医疗电子档案,到全球体系的循证医疗,从以社康乃至家庭医生到全科医院以及各种专科医院的多层次治疗。从多种筹资手段,包括国家的二次分配,充分竞争的保险体系,以及充分的慈善体系。都会对最终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体系有所贡献。强调中心但并不排斥整体多层次,多手段,多角度的体系构建,才是符合后现代特征的社会医疗体系。

 

 

  43657 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 医改思考系列文章之七
43656 市场化的含义是什么 医改思考文章系列之六
43428 公平与效率 医改思考系列文章之五
43426 公布大处方医生有用吗 医改思考系列文章之四
43425 医院流程问题 医改思考系列文章之三
43424 药价虚高的问题-药品价值链 医改思考系列文章之二

43423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区别 医改思考系列之一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542-322456.html

上一篇: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
下一篇:金字塔形人才体系与科研评价体系

2 孔晓飞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