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经济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indlight 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欲望,三个变量互相制约和发展。

博文

科学网马克哦人不用 答闵应骅老师评语 兼谈科学网大学定位问题

已有 3017 次阅读 2011-4-19 09:29 |个人分类:make or buy|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大学, 时间, 老师, 知识库, 发源地

赵凤光
 
闵应骅老师在2011-4-16 09:00评论我的上一篇博文说到 说得好,是一篇应该精选的文章。网络是一个社会,要讲礼貌、要讲道德、也要讲法律。没有这些,就不成其为一个文明的社会。
 我的回复(2011-4-19 09:02)转载无精选,科学网只make 不许 buy

科学网大学定位在科研还是教育。实际也是make or buy的选择问题,科学网明确转载的不精选不上首页,也是一种定位而已。而大学做为一个思想发源地,其应该是有独立思想所在,但绝不是凭空make 这里一定有buy。群里讨论将科学网大学建成知识库,也离不开此吧。

参见我之前的博文

马克哦人不用(make or buy)

已有 757 次阅读 2009-9-29 14:32 |个人分类:make or buy|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推荐到群组

 

zt 答复一个抄袭者的自白--------致丁香园里的战友

赵凤光

网络转贴得分与征求原创时隐瞒转贴骗分还是有一定区别,经济学有一种选择叫 make or buy 。有些结论别人已经比你说的更好,拿来直接用就可以了,不要自己再浪费很多时间重新写一个。这种变劣发明不如直接支付适当费用给原创者,或给与适当的尊重。
对于学校里的学生的再学习,是要鼓励重新发现和重新发明,而不鼓励直接利用前人的成果。
但实际科研中,我们就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所缺的可能就是对前人的尊重而已。

罗嗦了半天,不想有人误会丁香园不许转贴,不允许学术交流,你转贴过来的东西在得到适当的授权时,在能解决dxyer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在你表明是转贴时,还会有分加的。
这个道理就如我们不能奢求教师去创造所有的知识来分享和教学,只要教师做好第三种人,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可以谋生的。

在丁香园学习的这几年,秉承丁香园的学术交流精神,在与各位分享知识的时候,首先是去google看这个问题是否解决,然后是搜索园内是否已经有前辈分享,才敢发表或转贴相关帖子。并也因转贴而得了一些分。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542-434842.html

上一篇:生命无价是个道德问题不是科学问题也不是经济问题
下一篇:站台票与菜刀

5 张伟 许培扬 罗汉江 刘洋 高建国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2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