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平凡为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hualei 我知我无知

博文

社会的振动

已有 2242 次阅读 2011-5-17 23:03 |个人分类:交叉科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style, 空间, 希尔伯特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相形,同时粒子都是在振动着,振动就是波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延拓,故社会系统也振动进而是波动着,这可能更多源于物理周期引发化学周期,化学周期引发生命周期,而生命周期引发心理生理以及智力周期,而生理和心理周期就引发社会周期的传递机制。社会系统虽继承了自然系统波动等属性,即物理运动是社会运动的微观基础,但其更多的是一个具有空间高维、非线交互以及内在随机特性的巨型复杂系统。

为理清社会经济系统的振动机制,须在分析上从低维、线性以及机械的简单谐振子系统开始,然后用希尔伯特和巴拿赫空间解决社会系统的高维完备交互特性,用布朗运动与薛定谔波函数克服社会过程中的内在随机性,用傅里叶级数,描述复杂运动的非线性叠加的生成性,用频谱分析透视社会系统产值振动的子频率,逐步的逼近和生成复杂社会系统产值的振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考察社会系统的波动现象,而上述是否合理,则还有待于观察的深入和研究的推进。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6786-445255.html

上一篇:凭栏远眺意中浮
下一篇:综合与分析--兼谈对科学的定义

5 刘洋 丛远新 杨月琴 吴吉良 vigorous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