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平凡为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hualei 我知我无知

博文

为什么要利他——一个跨期优化的解释

已有 3485 次阅读 2013-8-11 07:58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人生过程中需要一定程度的利他,不能处处时时都不利他或都不利己,即一定时期或一定阶段内的需要利他。因为人活着不能任何一时点的能力和面临的问题相匹配,有时困难大于能力,需要别人利他;有时能力大于困难,通过利他使得能力得以储蓄,解决未来困难大于能力的处境,并偿还别人的能力储蓄。并且能力,特别是权力,这东西不轻易会以自己载体进行储蓄,现在剩余能力,很少可通过自己为载体保存起来,以备未来再用。这也是很多领导在权时,帮助他人,培养门生,等没权时,但子女又需权力,通过其以前帮助的人,来兑现以前权力剩余。这就需在自己能力剩余的情况下,即把自己问题解决下,把剩余的能力通过利他,实现能力储蓄。在自己将来能力不足时,把储蓄的能力兑现,解决将来的问题。


这是把人生当做一个长期,有很多阶段构成,在一个长期内追求利益最大化使然,短期看似一个利他行为,但长期来看是利己的。有时候想,一个人不可能每一阶段都完全利他,如果是真的,要么其为其利益相关者,如为后代积累资本,要么其在积累道德资本,追求好声誉,但其是否本质就是完全利他的人,自己也不敢下结论。一个完全主观直接利己的人和一个完全主观直接利他的人,即时时刻刻和处处,都是不现实。同时主观上的利他很多情况是短期的、阶段性以及权宜之计,是利己在人生整体优化中的一个局部规划;主观利己是长期的,贯穿整个阶段的。但客观上的利他,就是在利己的同时必须要利他,这就不好说了,好像就不是权宜之计。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6786-715855.html

上一篇:经济学中的一些研究方法
下一篇:浅谈技术引致的社会复杂性

3 吴吉良 赵勇 changt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