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码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eawan //敲键读书打酱油;

博文

机器宠物Pleo:带来到启发

已有 4318 次阅读 2012-8-17 10:49 |个人分类:思考|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能力, 宠物, 表情, 嘴巴

Pleo的资料附后。


机器宠物Pleo,是一个有数十个传感器和马达构成的复杂产品,(国内售价2000-4000元).
这个东西,在06年左右,当然是高科技创新产品。

现在呢?
也许其基本架构已经不太“创新”,但是基于类似产品的“软”创新却可以层出不穷。

一个简单的问题是:

能否构建一个比较通用的平台,
使用开源的模式,
组织用户群对它的编程活动?
同时保持“宠物”这个特殊概念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计算机语言教育的单调乏味的现状?
而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可以在这里得到体现!
和培养。
又:

据称,苹果将在6月的WWDC上发布新的iPet智能机器宠物。

iPet将是一个可编程的机器宠物,具有人工智能、基于Siri技术发展而来的语音识别技术以及基于800万像素双摄像头的立体图像识别技术。iPet不仅可以同主人进行对话,并且拥有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同时iPet顶部还拥有一个3500流明的短焦投影,可以投影出最高300英寸大屏幕视频。iPet还拥有Wifi、蓝牙和红外功能,可以无线操控电脑和家用电器。

iPet不仅是一个宠物,更将成为苹果未来打造的数字家庭娱乐的核心。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这个划时代的产品要多少银子?


===========又附:

Asuro
  大谷阿术罗ASURO robot

大谷阿术罗ASURO robot

  风靡欧洲教育界的ASURO和两足机器人,用的是免费的AVR软件,可以把电脑上的C语言的源程序转换成机器人可以识别的16进制代码,通过与电脑相联接的红外发射板,可以无线的把机器人可以识别的16进制代码发射到产品上面,产品接收完就覆盖掉旧的程序,就会展示新的动作,以实现可复编程,发射不同的程序,可实现不同的功能,如线性追踪(自动寻轨),追踪光源,设定路线来转弯,电脑遥控,RC5万能TV遥控器遥控(遥控距离约9米),唱歌,机器人走迷宫,感应人的身体后可后退等动作对ASURO来说,轻而易举;并且我们开放以上功能的部分C语言源代码,以鼓励学生认识机器人和学习机器人语言同时,又可以对ASURO机器人的软、硬件进行二次开发,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ASURO还支持图形化编程,小孩子都会拼接自己的动作,这是一款功能既强大,又是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机器人(机械车)爱好者、入门者的最佳教材,是最适合自动化控制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C语言单片机的学生从动手组装机器人到认识并制作属于自己的机器人的良师益友。
  推出背景:
  德国太空署为培养更多电子创新人才,特意成立了机构DLR(学校实验室),负责设计用作教育用途的机器人及电动玩具。这款寻迹/感光智能车ASURO-Car就是DLR设计的一款软件辅助学习平台。
  ASURO-Car通过一些常用的标准电子元件和简单的机械结构件,巧妙地组合成坚固有趣的外壳。它可通过红外线与电脑进行通讯,只要操作者在电脑上用简单的编程语言对它进行控制,ASURO-Car就能按要求活动。

  简单、生动、好玩,使学生边玩边学,做到真正的寓教育于娱乐。=










==================================
附:

Pleo会对语调反应,遇主人大声喝斥,它会委屈的低头垂尾;如以温柔轻抚,Pleo会高兴摇尾;如把手放向Pleo嘴巴,它会轻轻咬住。累的时候, Pleo会困得张不开眼皮;睡觉时,它会闭上眼、肩膀放松,表情还像在做梦。如果让两头 pleo 碰面,就要留意对方有否感冒,小心被传染。Ugobe的公司网站说,Pleo具学习能力,能随「生活」变化建立独特个性,它会表现出高兴、伤心、生气、害怕等情绪,已并非一般的「机械宠物」,而是新的「生命」(Life Form)。


遗憾的是现在这家公司已经在金融风暴中破产。。。。

这款toy挺昂贵:
现在有一家Innvo Labs 公司宣布对Pleo提供支持。。。
没有仔细看。不过最吸引人的是,他们说有自己的OS。

Innvo Labs Life OS


这个名词本身就是非常大有创新意义和价值。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1456-603118.html

上一篇:理想的『人』的生活
下一篇:单上网帐号,多台电脑共享上网(通过无线路由)

2 刘洋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