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唯真 做人至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a 关注人口学科发展,探讨GIS技术问题,进行科学数据整合。wya486@163.com

博文

通州需新建保障房、宿舍数十万套作为行政副中心的配套吗?

已有 6129 次阅读 2016-3-9 09:40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北京市, 通州, 行政副中心

从下文看,北京市建立行政副中心的资金支出包括但不限于:


1、新建房:办公楼+住房(保障房或宿舍)

2、轻轨交通专线,个人工资中是否会增加交通补贴未知

3、网络信息系统的重建


这次搬迁究竟占了多少地?盖了多少房?修了多少路?搬了多少人?花了多少搬运费?购置了多少办公设备?新增了多少工资补贴?方方面面的规划、预算应该及时对外公布才好。


北京市国有单位考虑了职住平衡,各区县及中央的工作人员是否也可以考虑一下职住平衡,拨款新建一些集体宿舍和保障房呢?毕竟很多人住在郊区,工作在市里,通勤时间并不比去通州短!!!


如果可以效仿学习北京市各种住房配套、交通补贴做法,或许各区县国有单位、中央国家单位的普通职工都愿意搬迁至郊区工作生活呢?



http://news.163.com/16/0309/08/BHN1ETAU0001124J.html

市四套班子明年年底即将搬迁通州,此举将带动疏解40万人。这些人到通州后,将如何实现职住平衡?昨天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常务副市长李士祥作出回应。

他分析说,40万人搬迁是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职住平衡问题解决的思路是,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精准施策。比如,40岁以上的基本都成家、买房了,举家搬到通州也不现实,针对这部分人要建一些集体宿舍;30岁以下的,很多都没成家,则要建设一些保障性住房。“房地产方面,全市一直在严格限购,通州作为行政副中心,房地产市场的管理要更加严格。”他强调。

对于没有在行政副中心实现职住平衡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未来通勤需求政府也有考虑。李士祥透露,除规划7号线东延和6号线东延两条地铁线外,还在研究规划一条市区至通州的轻轨。“就是地上小火车。”他说,目前已经形成了几个方案,规划部门正在进行科学论证,预计里程20公里左右,未来将成为市区与通州的一条客运联络线。

李士祥还介绍,行政事业单位搬迁不是简单平移,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契机。比如,有些机构职能过去是分着的,现在就要考虑合并。另一方面,在规划理念上,要尽量打破各自分割、互不相通的局面,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公共服务平台,避免出现各家都建却互不相通的浪费现象。


http://mt.sohu.com/20160312/n440216828.shtml

公务员的薪水本来不高,怎么能承担这么大面积的公租房呢?其中又说了,“相当于周边市场租金的30%”,“每套房屋租金最高不超过900元”,“公务员退休或承租一定年限(如10年)后,可按成本价购买获得产权”,“不允许上市交易”。

天呀,住在这么高大上的地方,三居室每个月900元?要是真的,容聪姐擦擦口水去……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1711-961484.html

上一篇: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实行两孩以内生育登记的通知》的几点疑问
下一篇:难道挂号的主观性如此之强?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