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杨
如何可靠地测量水中无机碘类物质
2023-9-10 22:54
阅读:2073

无机碘审视:如何可靠地测量它们及它们在水中转换的原因?

第一作者:潘惠妹(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通讯作者:陈白杨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论文DOI: 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3.132423

 

图文摘要

 

成果简介

本文系统审视了一系列无机碘化物的多种常规检测分析方法,具体为通过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和液相色谱三种分析方法,对比了IIO3IO4I3I2ICl的检测限及范围。随后通过调整pHDO、测试时间、无机碘化物浓度及是否与空气接触等影响因素,深入解析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无机碘化物的稳定性。本文结果显示:离子色谱流动相和液相色谱分析柱可能引起某些碘化物的转化并因此误导检测结果。随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多种共存无机碘化物的策略。

全文速览

许多碘化物的分析方法虽已被报道,但其可靠性还有待商榷。如一些检测方法在I衍生为4--N,N-二甲基苯胺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I。或在含IO3溶液中加入Na2S2O5前后I浓度的差值来定量IO3。总碘通过900 °C燃烧将所有碘化物转化为IO3后测定。而有机碘则通过总碘和无机碘(仅限于I/IO3)的差值得到。这些方法不仅设备昂贵,操作复杂,而且累积计算误差较大。此外,虽然通常认为IIO3是无机碘的主要成分,但其他无机碘化物(如I3I2HIO)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还是难以测量,目前还需证实。还有一些检测方法将无机碘化物转化为有机碘进行识别。以HOII2为例,用过量苯酚将HOII2分别转化为2-碘酚和4-碘酚,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分析。在一个复杂的分析方法中,IO3首先被抗坏血酸还原为II2-碘苯甲酸酯氧化为I2,然后I22,6-二甲基苯酚反应为4--2,6-二甲基苯酚,最后用GC-MS测量。由于II3总是与I2共存,且几乎没有办法可以区分HIOI2,因此有必要对无机碘化物的直接检测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分析碘化物的挑战还来自其巨大的种类数量和相互转化特性。目前,有十多种无机碘化物已被证明存在于水中。虽然主要的碘化物是IIO3I2IO4,但它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和操作条件下发生转化,因此准确可靠地测量水中各碘化物是更好地了解加碘类高级氧化还原工艺的必要条件。

此外,碘化物的稳定性和影响因素也有待深入探索。虽然有研究人员曾测试过pH对一些特定碘化物(如I2IO4)的影响,但未对其他碘化物的转化进行了解。有些早期的文献甚至提供了混淆信息,如不同实验室在相同的pH范围内或使用相同的技术研究pHIO4产物和反应的影响时得到冲突的结论,因此这些关于pHIO4转化影响的争议需要澄清。

基于此,本研究采用UV-vis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IC)和液相色谱法(LC)分析了一系列常见的无机碘化物,并通过这三种检测方法,系统评价了pH、溶解氧(DO)、和浓度等影响因素对碘化物稳定性的影响。

摩尔吸光系数

1. 对比6种无机碘化物的UV-vis谱图及其摩尔吸光系数

 

UV-vis分光光度法绘制无机碘化物标准曲线

2. 采用UV-vis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种无机碘化物并绘制标准曲线

 

1展示了6种无机碘化物的UV-vis光谱及其摩尔吸光系数(ε),图2展示了用UV-vis分光光度法绘制无机碘化物的标准曲线。结果显示:采用UV-vis分光光度法单独测定各碘化物时,都能绘制出较好的标曲图,R2 > 0.98。但当多种无机碘化物共存时,UV-vis分光光度法只能准确测定出I3I2,因为I3288 nm & 351 nmI2462 nm)的特征吸收峰不受I/IO3/IO4的干扰。而I226 nm)和IO4222 nm)具有相似的特征吸收波长,因此难以区分;此外IO3没有特征吸收峰,且它的ε远小于IIO4,因此它们共存时,IO3的存在会被掩盖。而ICl加入水中产生了与I2一致的光谱和相同的特征吸收峰(203 & 462 nm),表明ICl投入水中实际上产生的是I2IO3,而非之前文献报道的HIO

 

IC检测无机碘化物并绘制标准曲线

3. 采用IC法测定各种无机碘化物并绘制标准曲线

 

IC法对6种无机碘化物分析的结果如图3所示:IIO3可以分离并测定;然而,IO4IO3具有相同的保留时间,且IO4226 nm的峰响应信号比在210 nm处弱,这与IO3的信号特征相同,证明IO4的确已被转化,而不是出峰时间恰好相同。随后,我们发现:强碱性(pH = 12.3)淋洗液会将IO4转化为高碘酸盐而非IO3,但IC色谱柱可以把IO4完全还原为IO3。类似地,I2I3具有I相同的保留时间且与I的峰响应信号相同,说明它们均已被转化。但与IO4IC色谱柱被还原为IO3不同,I2I3在流进IC色谱柱前已被碱性淋洗液转化为I,说明它们的转化不是因为色谱柱。另外,IClIC中检测到IIO3Cl三个峰,再次证明ICl投入水中产生的是I2IO3,而非文献报道的HIO

 

LC检测无机碘化物并绘制标准曲线

 

4. 采用LC法测定各种无机碘化物并绘制标准曲线

 

LC法对6种无机碘化物检测的结果发现:虽然IIO3IO4可以有效分离并测定,但IO3浓度需要> 0.08 mg/LIO4浓度需要> 0.2 mg/L,因为LC色谱柱会将部分IO3IO4分别还原为IIO3I2I3LC色谱图上只检测到I的色谱峰,说明它们均已被还原。由于LC流动相呈弱酸性不会导致I2I3发生转化,因此,我们通过收集I2I3流经LC色谱柱前后的样品进行全波谱扫描发现:LC色谱柱的确会将I2I3完全转化为I此外,ICl水溶液在LC中检测到IIO3,再次证明ICl水解产生的是I2IO3

 

综上不同检测方法的特点和优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多种共存碘化物的方法:即首先采用UV-vis分光光度法检测I3I2;其次使用LC法检测IO4;最后通过IC法测量IIO3的总量,再扣除I3I2IO4的干扰信号得到IIO3的实际浓度。

 

pH对无机碘化物转化的影响

 

5. pH对无机碘化物转化的影响

 

pH5种无机碘化物转化的影响如图5所示:在pH = 2.5–11.0的范围内,单独的IIO3均不受pH的影响。但IO4仅在pH = 4.0–8.0范围内保持稳定,在强酸或强碱溶液中均可转化为其他高碘化合物。在弱酸和中性条件下,I3I2基本不受pH的影响;但在碱性条件下,提高pH加速I3I2I转化,在pH = 9.0I2溶液中会生成最大浓度的I3

 

pH对共存的IIO3的影响

6. pH对混合IIO3的影响

 

IIO3共存结果如图6所示:pH > 4.0时,IIO3可以共存并保持分别稳定,但将它们混合在pH ≤ 4.0时会生成I2或在pH ≤ 1.8时生成H2OI+此外,pH ≤ 4.0时,改变IIO3的初始浓度或溶液pH会影响IIO3的反应速率及其转化程度

 

封闭与开放体系I2I3的稳定性影响

7. 对比I2I3在封闭和开放体系中的稳定性

 

I2I3在封闭和开放体系中的稳定性结果如图7所示:在与空气隔绝的封闭体系中,I2I3均保持稳定;但在与空气接触的开放体系中,I2I3的波谱均随测试时间的延长不断衰减,表明I2I3的浓度在不断降低。由文献可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溶解到水中会产生碳酸氢盐并催化降解HIO,而I3I2HIO都是活性碘,因此推测I3I2的不稳定性也是受到空气中CO2的影响。这可能也是天然水中I3I2HIO等活性碘的浓度比较低的原因。

 

该文于20238月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论文题目为“Iodine revisited: If and how inorganic iodine species can be measured reliably and what cause their conversions in water?”。有兴趣的朋友们可联系通讯作者(poplar_chen@hotmail.com)。欢迎探讨与交流。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白杨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465099-140216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