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秋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ongshiliang 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地质、地面沉降、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研究

博文

期刊杂谈1:牛刊居然无正式刊号?!

已有 4063 次阅读 2011-2-1 01:04 |个人分类:科技期刊|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科技期刊, 刊号, 内刊

期刊杂谈1:牛刊居然无正式刊号?!

    本人可能比较守旧,还是愿意看纸质期刊。现专职从事期刊编务,新手上路,职业使然更想从林林总总的期刊中借鉴学习。传统的纸质版自然较PDF文本有更多的信息可以捕获,有些细枝末节的精妙之处也惟有纸质才能全面体现,这些编辑人员的匠心独运可能在目前的全文期刊网中是无法充分再现的。

    今趁工作稍告一段落,也是看看本人负责编辑和寄赠的期刊是否已上架,便去上海图书馆期刊阅览室走马看花一番,倒有意外发现——

    一份新近出版2010年第6期的专业期刊封底上赫然印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

        首届中国期刊奖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全国优秀环境科技期刊

    但在封面上却标注“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字样。不免有些诧异,这份期刊我是有所了解的,怎么会只有内部准印证了呢,印象中是有正式刊号的,1982年创刊的,怎么连国内统一刊号和国际标准刊号都荡然无存了呢?从陈列的两年12期杂志中找不到任何线索,唯期刊所获得的荣誉每期不落,只是版权页上标注的内部资料准印证编号与之实难相配。

    回来查“中国知网”,2005年以后已无刊文内容,其原为双月刊(1982-1984),1985年出了9期,之后至2003年均为月刊,2004年后为双月刊。“中国知网”通常是不收内刊的,估计是在2004年后该刊有所变化了。“中国知网”显示该刊的CNISSN刊号都是齐全的,但也标明“目前状态:内刊”。

    浏览该刊主办单位的网址,2004年至今出版正常,每期刊文的PDF文本还能免费下载,至于因何没了正式刊号,也无从查找。

    “万方数据”倒是近年的该刊文献没有中断,而对内刊也同样收录的“维普资讯”也是连续的。

    我国的期刊评定似乎只有拥有国内统一刊号(现改称“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刊物才有资格参评。尽管有些“内参”掷地有声,影响非同寻常,但范围极为局限且读者主要为高端人士,好像也无意去占评奖指标,自然也无须为此分心劳神。倒是因种种原因丧失了正式刊号,却仍以过去的光环和荣耀来装点不知是否还合适?

    本人对该刊的质量和水准是钦佩的,只是觉得其中有玩味之处。及早申请补办未为晚矣,国际刊号申办在国家图书馆ISSN中国国家中心两个工作日就给回复。或许一时决策失误,刊号即已丧失,再申请补办要通过考察过程不易哪。其中隐情不敢妄加揣测。刊号是资源,该珍惜呵护之。若失便怅然,是应引以为戒的。

 



中国需要高水平的科技杂志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5562-409471.html

上一篇:寻找中国在海洋中的定位
下一篇:期刊杂谈2:刊号因何成书号?

2 曾庆平 赵大良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