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动力系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hong

博文

青岛会议见闻

已有 3249 次阅读 2014-10-19 23:03 |个人分类:会议信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从听到消息时的激动到日子的来临,按耐不住的欣喜时不时跳跃出来,是的,真的要去青岛了!这个听闻中的海滨城市!第一次去青岛参加2014ICCSS会议及第五届全国语言动力系统研讨会,本次会议在青岛凯悦酒店召开,同时期还有3个国际会议在此召开,很是隆重。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漫漫火车之旅,携着欢笑、疲惫和期待,我们于10月8号下午两点左右到了青岛火车站!和其他城市的火车站不同,青岛火车站小巧、整洁、靓丽。明媚的阳光洒落在德式建筑的红瓦黄墙上面,习习微风吹动发梢,浪漫之旅就此开始~

我们一行人拖着行李,穿过火车站幽幽的地下通道(说实话,这个通道确实有点不太方便旅客),我们来到公交站台等车。原来旁边就是大海呀,如此近,近得让人惊喜。我们就拖着行李先到海边欣赏了一番。碧海蓝天!瞬间让我想起法国的一部同名电影(Le Grand Bleu),多么美丽的画面!

我们到了海尔路的如家酒店安顿好(青岛的路都是用省份、城市和企业的名字命名的,比如湖南路、河南路、开封路……让每个来这里的人都能找到归属感),到附近的小餐馆去吃饭。哎呀我去,北方人也忒实在了,吃到完爆!带着满满的幸福感回到住处,大家交流了一番就安然休息了,期待明天的IEEE ITSC会议开幕式和LDS(语言动力系统)会议。

9号上午,阳光明媚呀!在周敏师兄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青岛鲁商凯悦酒店。各种安排井井有条,并且见到了亲爱的莫老师!算算,从我们到东莞实习,已经有3个多月没有见到莫老师了,好想念老师呀,么么哒!想起来青岛之前莫老师从早上到实验室一直到晚上都在陪我们改论文,老师辛苦啦!爱你哟!IEEE ITSC(IEEE智能交通年会)会议开幕式于9点正式开始,副理事长王飞跃教授用流利而富有激情的英语致开幕词。作为交通领域最高规格的国际会议,在场的外国人颇多(好多帅哥呀,身材一级棒!好有气质呀!完全不像搞学术的人呀!)。开幕式上,国家交通运输司司长刘小明、IEEE ITSC会议理事长Matthew J. Barth、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分别做精彩汇报,他们的PPT都做的相当精彩,且份量重,让我们认识到什么是真正做实事、做学问、做技术的!也认识到自己的英语水平不足,明确了自己以后在学术道路上英语的前进方向,不要做一个哑巴英语者,要学会开口说英语。

9号下午2点,第五届语言动力系统(LDS)会议正式开始,与会者有北京交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先是由莫红副教授做了《时变论域下的模糊集合》的报告,主要就何为时变论域及时变论域下模糊集合的定义展开了说明,加深了我们对时变论域的理解。接着赵亮老师等人对二型模糊集合的语言动力学轨迹及语言动力系统的研究进展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这让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了语言动力学理论。最后大家就如何用语言值对交通信息进行描述与分析,如何将语言动力学理论的应用于各行业等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推进了语言动力系统理论的发展。在莫老师的主持下,在场的老师、学生进行了精彩的演讲。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演讲中可以感受到大家的认真负责,要向大家学习!这是我、高珍、李轩第一次会议论文演讲,前期也做了不少准备,但因为经验不足,还是出现了PPT演讲时间过长,重点不突出等毛病,这次演讲过后,我们进行了积极总结,并希望在明年的语言动力学会议上能继续发表文章,进行演讲。

10号上午9点,第一届IEEE ICCSS(社会计算系统信息与虚拟化国际会议)正式开始。王飞跃教授就平行管理系统、知识自动化进行了报告,提及以人工社会进行数据驱动,通过计算实验预测未来,以平行执行改变未来。报告内容十分丰富,王教授讲得也很生动,思维特别开阔,在现实理论基础之上带领我们畅想了未来生活,未来世界,大家提的问题也很多,感觉很象小型的“记者招待会”。另外清华大学李乐飞教授将平行管理系统应用于服务行业,将客户代理,服务员工代理,服务机构代理和服务环境构建成人工服务系统,通过大量的计算实验,获取决策信息反馈给实际服务系统。再者是亚利桑那大学的张北川教授讲的关于网络体系结构方面的知识,虽不甚明白,但是与会的其他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提问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内容的精彩。

下午,ICCSS会议沙龙开始,有了昨天参加语言动力学会议的经验,这次表现得相对来说沉稳了,删去了不必要的内容,重点突出,还算较好的完成了此次论文演讲。接下来听了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吉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学生的精彩演讲,可以说收获不小,特别是吉林大学一个女生用流利的英语进行演讲,可见自己差距还是不小。最后,师兄周敏代其同学也参加了演讲,虽然研究内容不是他的,但是周敏师兄还是能很好的表述出原作者的论文研究方向与目的,让我们这些在座的师弟师妹们收获颇多。

   两天的会议很快就结束了。本次会议,让我们受益颇深,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在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后,需要走出实验室,和一些相关或不相关的研究人员相互学习和讨论,才能够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这次会议的目的在于帮助提高参会者的科研水平,而我们也从中学习到了更多新的知识,认识到了自己在英语和表达方面的不足,今后的学习中,不仅仅应该注重知识的获取,还需要在自己薄弱方面下功夫。只有提高自己的薄弱环节,才能使自己走的更远。其次,这次会议也使咱们实验室的同学们开阔了眼界,而不是坐井观天般学习。同样也感谢莫老师给我们这次参会的机会,这个机会非常难得,我们必须好好把握。最后,通过本次会议,回到东莞后,我们需要继续学习语言动力学方面的内容,争取发文章,然后跟着这边的老师继续学习,最后也要经常和莫老师联系,汇报自己的学习进度,让自己进步更快一些。

    (本博文由王杰同学供稿!)

      ICCSS会议花絮见本博主的相册空间(由参加此次会议的研究生提供),谢谢!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6217-837011.html

上一篇:二型模糊集合及其FOU
下一篇:浅谈平行系统

2 高绪仁 王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