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jszy 垦荒不止,求真务实

博文

北京技术市场三十年——成就、问题及发展趋势(一)

已有 4160 次阅读 2010-9-25 16:39 |个人分类:技术转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高校, 技术转移, 北京技术市场,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 优惠政策

[本文全文发表在《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第2期,本人是第三作者,第一作者是傅正华]
 
摘 要:技术市场的建立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先导和突破口,北京作为全国最发达的技术市场,近 30 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将直接影响北京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北京技术市场未来 5- 10年在量的增长同时,将逐步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专业技术市场逐步形成,技术转移机构将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企业技术转移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技术市场 ;技术转移 ;成就 ;问题 ;趋势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 :A
 
1 北京技术市场近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自1980年12月中国科协科技咨询服务部成立至今已有将近30个年头了。近30年来,北京技术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推动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1 技术市场的建立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先导
技术市场萌芽、发展在解放思想、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先导作用。改革开放之初,有一批勇于吃螃蟹者不惜冒着被批判甚至坐牢的危险,在技术有偿服务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这些探索为技术市场的建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技术市场的建立,打破了以往技术被无偿占有的坚冰,起到了解放思想的巨大作用,对科技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1.2 技术市场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政策体系逐步完备
⑴ 技术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建立
1986年6月,为加强管理和促进北京技术市场的发展,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技术市场协调指导办公室成立。1990年5月正式设立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负责北京技术市场的日常管理工作,初步形成了北京地区技术市场管理体系。
⑵技术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逐步完备
1994年10月北京市人大颁布了《北京市技术市场管理条例》。为适应新的形势,2002年7月市人大重新制定颁布了《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新《条例》颁布后,北京市科委不失时机地出台了《北京市技术合同登记机构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市场行政执法实施办法》、《北京市技术市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7个配套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与《条例》相配套的地方法规管理体系,为技术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1.3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主要由技术转移机构、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咨询机构等四大部分所组成。近30年来,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从无到有,日趋完善。
经过近30年的开拓和发展,北京技术转移机构,从开始的几个,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个;科技部和教育部认定的6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北京就有12家,此外,还有2家市级大学科技园;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20年的建设,已发展为70多家,全市孵化面积超过百万平米;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十年庆典暨北京咨询业发展论坛”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的科技咨询机构已达到6000多家,从业人员接近20万人,其中通过认证的高级注册咨询师已超过1200人。
1.4 区域技术转移联盟蓬勃兴起
自2003年以来,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工业促进局等致力于打造区域技术转移联盟,为推进北京地区技术转移工作做出了显著贡献。北京地区已经建立起来的区域技术转移联盟主要有:北京技术转移服务联盟、环渤海技术转移联盟、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等。
1.5 北京已成为全国技术交易中心
由其特殊的地位所决定,北京技术市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技术交易中心,对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⑴北京技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02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就突破200亿大关,至2008年北京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突破千亿元,达1027.22亿元,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比重约为38.47%。
⑵ 北京技术市场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近年来,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的技术市场也呈快速的发展之势,与北京形成了四雄争霸的局面。但上海、广东、江苏地的技术市场与北京相比仍有着一定的差距。从以上数据看(详见表1),北京技术市场已经远远走在全国的前列,其龙头老大的地位已不可动摇。
表1 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省市技术合同成交额比较
单位:亿元
 
北京
上海
广东
江苏
2004
425.00
171.70
57.26
89.79
2005
489.59
231.73
112.47
100.83
2006
697.30
309.50
107.00
68.80
2007
882.56
354.66
132.84
78.41
资料来源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年度报告2005-2008
⑶ 技术辐射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北京全国技术集散中心的形成,北京的技术流向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2002年至2007年,流向外省市的合同成交额由l00.43亿元,增长到407.43亿元。(详见表2)
表2   2003-2007年流向外省市的技术合同成交额
单位:亿元、%
年度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技术合同成交额
221.14
265.36
425.00
489.59
697.33
882.56
流向外省市合同金额
100.43
132.40
165.75
194.24
325.30
407.43
占比
45.41
49.89
39.00
39.67
47.89
46.17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技术市场历年统计公报整理
1.6 对北京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
北京技术市场的迅猛发展也推动了北京经济的发展,技术市场成为科技资源配置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其在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主要表现为:
⑴技术交易对北京地区GDP的贡献日趋显著
从直接贡献作用来看,技术交易对北京地区生产总值GDP的贡献作用日趋显著。技术性收入占北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1年1.66%上升为2007年的2.20%。(详见表3)
 
表3 2001-2007年北京技术市场技术性收入占GDP的比重表
单位:亿元、%
年度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技术性收入
61.59
62.22
75.95
97.44
107.77
168.68
198.19
北京地区GDP
3710.52
4330.40
5023.77
6060.28
6814.50
7720.30
9006.20
技术性收入/GDP
1.66
1.44
1.51
1.61
1.58
2.18
2.20
数据来源: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2007
⑵对北京市区县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北京区县吸纳本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0l年的76.21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64.21亿元。(详见表4和表5)。
表4 城八区吸纳技术
单位:亿元
 
海淀区
朝阳区
西城区
丰台区
东城区
宣武区
石景山
崇文区
2004
69.78
59.39
38.82
8.83
18.01
6.91
2.10
5.67
2005
75.08
20.24
21.01
10.39
7.34
7.26
2.30
1.28
2006
108.63
37.30
32.61
30.79
16.65
14.69
9.20
2.35
2007
94.76
46.28
41.80
13.07
22.44
16.00
3.80
1.90
资料来源: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2007
表5 郊区县吸纳技术
单位:亿元
 
大兴
昌平
房山
顺义
通州
门头沟
怀柔
平谷
密云
延庆
2004
1.83
2.29
0.84
2.50
1.19
0.75
0.36
0.31
0.49
0.12
2005
1.90
3.24
1.94
1.51
0.78
0.60
0.52
0.20
0.43
0.11
2006
4.95
3.81
3.32
2.36
1.98
0.73
0.66
0.60
0.44
0.28
2007
5.57
4.89
4.12
2.65
2.68
0.40
0.93
0.64
1.80
0.48
资料来源: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2007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3911-366824.html

上一篇:中关村应该发展输出专利的特许
下一篇:北京技术市场三十年——成就、问题及发展趋势(二)

1 武夷山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