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jszy 垦荒不止,求真务实

博文

加强合作互动 技术转移联盟渐入佳境

已有 2837 次阅读 2011-7-11 15:48 |个人分类:技术转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技术转移, 联盟, 区域合作

(本报记者 解佳涛报道 经林耕审阅修改)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6月27日星期一 第B6版:科技服务

 

近日,江苏省太仓市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上海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和东华大学等5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签署了《国家技术转移联盟太仓工作站协议书》,共建“5+1”技术转移联盟。通过共建,双方将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交流合作、科研载体建设、决策咨询服务和国际合作交流等五个方面加强互动,开展合作。根据协议,该技术转移联盟将根据太仓产业发展需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新产品研发;同时组建专家人才库,促进高科技成果到太仓转化,为太仓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近年来,我国技术转移联盟发展迅速,长三角科技中介联盟、东北技术转移联盟、环渤海技术转移联盟、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济南都市圈技术转移联盟、西北技术转移联盟、珠三角技术转移联盟等相继成立。技术转移联盟的成立对于促进区域技术转移和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区域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具有显著的地理特征,是某种技术或知识在空间上的流动与扩散,这一特征决定了技术转移必须在一定区域甚至更大的地理范围内进行。我国科技资源区域分布差异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技术的跨区域流动成为弥补区域科技资源差距、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跨区域技术转移联盟能够通过搭建以网络、数据库为支撑的信息平台,打破地区间的疆域界线和行政隶属关系,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促使科技资源在不同经济区域内的综合集成和高效配置,加速区域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为了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营造为企业创新需求提供优质服务的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03年8月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发起成立了北京技术转移服务联盟,2007年又在该联盟基础上建立了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共开展技术转移服务项目10279项,实现技术交易额186.4亿元;推动联盟成员开展技术转移服务项目6379项,促成技术交易额52.4亿元,联盟成员实现服务收入8.93亿元;联盟开展培训、项目对接会、展会等各类活动974次,参加人数达8300多人次;通过各类活动、短信平台等方式为9000多家次企业提供近10万条科技信息和政策信息;联盟成员开展知识产权及其他专业化服务22846次。“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通过组织各类活动为企业提供深层次服务,不仅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增强了联盟自身的综合服务能力。”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负责人表示,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国家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在立足自主创新的基础上面向全球获取创新资源。为此,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业务积极走向国际化,先后举办了中英现代农业技术转移合作论坛、2011跨国技术转移北京论坛等活动,以举办论坛和项目对接会的方式将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企业的创新需求及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进行了有益实践;并且成立了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承担了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的主体工作。

与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类似,东北技术转移联盟也把项目推介、技术难题对接作为2010年服务的核心。2010年,东北技术转移联盟以创新驿站体系为支撑,先后与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浙江火炬星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南方国际技术交易市场等机构合作开展项目推介发布及需求对接,累计推介项目640余项。

 

联盟间紧密互动

2007年出台的《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支持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部、西部等经济区域的技术转移及服务联盟。技术转移联盟是促进跨区域技术转移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促进跨区域技术转移不仅需要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更需要联盟之间的紧密互动。北京技术市场协会顾问林耕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建立全国技术转移联盟,负责对全国各类技术转移机构进行协调和指导,并重点对国家科技投入所产生的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负责。

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负责人表示,2010年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在成员数量、质量、服务能力、运作模式等方面都获得较快发展,联盟成员达到170家,与国内5家重点技术转移服务联盟(长三角、东北、甘肃、武汉城市圈、广西北部湾联盟)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等10多个省市的相关部门开展合作与交流,协同合作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广转化奥运农业科技成果,目前奥运蔬菜种植已遍及全国14个省市,面积达1万余亩、品种近150个,奥运蔬菜得到了种植地的认可和欢迎,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该联盟与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韩国、美国、德国等22个国家的近80家国际机构建立国际合作渠道,初步形成了跨区域、国际化的技术转移合作网络。

东北技术转移联盟秘书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2010年东北技术转移联盟持续深入发展与国内各区域科技联盟的合作关系,一是与全国各区域联盟定期开展信息及工作交流,探讨发展机制、分享发展经验,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二是与海南技术转移联盟达成共建共享合作意愿,并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三是积极开展实地调研与互访;四是充分利用承办中国创新驿站培训班的机会,与全国各区域科技合作组织开展洽谈,搭建桥梁、夯实基础。“2011年,东北技术转移联盟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各区域技术转移联盟之间的战略合作,计划与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长三角科技中介联盟、环渤海技术转移联盟等继续深入开展合作交流,同时拓展与海南、西北等地技术转移联盟的合作。”该负责人表示。

 

联盟加强自身建设

技术转移联盟的发展得益于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围绕服务“科技北京”的大目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平台、投资团队和服务团队。其中,信息平台集成了网站、数据库、短信平台等,投资团队包括创业投资机构、基金管理公司和产业投资人等,服务团队包括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管理咨询服务机构、专业咨询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信息服务机构以及其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该联盟聚合了行业、技术、人才、信息、服务等各类社会创新资源,使这些资源在联盟内形成共同体,增强了联盟的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为适应东北技术转移联盟服务功能与服务范围不断深入与扩大的需求,提升信息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与服务效果,东北技术转移联盟秘书处经过调研分析,决定以服务用户为宗旨、以提高平台的实际使用功能及提升网络展示品牌效应为抓手,打造联盟信息、在线办事、服务支撑、区域资源、资讯平台等六大体系,全面展示联盟的服务理念与服务内容。东北技术转移联盟秘书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联盟拟于近期搭建完成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搭建完成后,东北技术转移联盟可以定期组织行业性专题技术成果项目对接、项目发布等项目对接视频会议,开展联盟理事工作会议以及各类技术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联盟的服务能力。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3911-463801.html

上一篇: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研讨知识产权交易
下一篇:热烈祝贺北工大技术转移硕士毕业!

2 许培扬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