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jszy 垦荒不止,求真务实

博文

优化市场环境 促进持续发展——蓬勃发展的北京技术市场

已有 3005 次阅读 2011-8-20 14:19 |个人分类:旅游见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条例, 技术市场, 市场环境

旧文重温:优化市场环境  促进持续发展

——蓬勃发展的北京技术市场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  林 耕

 

2003829日,在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颁奖大会上的发言)

[本文发表在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会刊上,重新登出做了修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颁奖大会。在此,我代表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感谢科技部的领导和有关部门对北京技术市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感谢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与全国兄弟省市同行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北京技术市场发展的情况。

十多年来,北京技术市场在北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关怀和方方面面的支持下,通过深入贯彻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技术市场的法律法规,落实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大激发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和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调动和发挥了首都丰厚的科技资源优势,进一步解放了科技生产力,促进了北京技术市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从近三年的情况看,北京技术市场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技术合同成交额每年以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增长2000年,北京的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40.29亿元,成为北京技术市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从2000年到2002年,北京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持续大幅度增长。2001年达到191.01亿元, 2002年突破200亿元,达到221.07亿元,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量的25.01%

2.技术进出口大幅度增加,国际技术转移加快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纷纷落户京城,进入北京技术市场,参与北京地区的技术交易活动,加快了北京地区技术转移国际化的步伐,促进了北京技术市场技术进出口合同成交额的大幅度增加。到2002年,北京技术市场技术进出口合同已达到1043项,合同成交额14.78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59.30%

3.北京承担国家重大工程技术项目的能力增强如近年承担的以“神舟号”飞船测控技术为代表的宇航工程、以青藏铁路为代表的交通运输工程、以全国金税工程为代表的信息工程及以实现首都碧水蓝天、绿色奥运为代表的环保工程等。

4.具有原创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交易额大幅度增长。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技术市场法制环境进一步完善,促进了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项目的交易和实施。从近三年的情况看,专利技术项目交易额逐年成倍增长其中发明专利交易额增长显著,仅2002年比2001年就增长了98.51 %

5.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北京技术交易最活跃的地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在“三年大变样”的迅猛发展中,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最活跃的技术交易地区,2002年合同成交额占北京技术市场合同成交总金额的比例达到50.65%,成为北京技术市场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

6.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成为北京技术市场的主流。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五大高新技术领域技术合同成交额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到2002年合同成交额达到130.62亿元,占北京技术市场合同成交总金额的59.09%。其中,信息技术领域的合同额高居各技术领域之首,达到98亿元,是五大高新技术领域合同额增长的主要因素。

7.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最大卖方群体。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在北京技术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以中关村科技园区(包括丰台、昌平、亦庄、电子城等)为主力军的高新技术企业,2000年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超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成为北京技术市场新兴的最大卖方群体。到2002年高新技术企业合同额达到108.38亿元,占将近北京技术市场合同成交总金额的一半,高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技贸机构等技术卖方合同额的总和。

8.技术合同实现额大幅增长,技术交易的合同履约率和成果转化成功率明显提高。

 9.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比例逐年提高为优化市场环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北京市税务部门努力落实国家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认真受理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减免税的申请,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三年来,共受理技术合同16855项,审批减免税6.39亿元。其中,2000年审批减免税1.60亿元,2001年为2.22亿元,2002年达到2.57亿元,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比例逐年提高。

10.北京正在成为全国最大的技术商品集散地北京的技术商品向全国各地辐射的力度和范围不断加大,仅2002年就输出技术14010项,合同成交额130.94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14.60%49.92%,占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量的59.23%。从北京技术市场购买技术超亿元的省份,从1994年的7个,发展到2002年的25个。其中,超过2亿元的有18个,在4亿元以上的有8个。这说明,北京已成为全国技术创新的基地;北京技术市场正在成为全国最大的技术商品和技术信息的集散地;北京的技术商品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全国各地的经济建设,为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难点、热点、重点问题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003年上半年北京技术市场技术总体情况接近去年同期的水平。14月,技术合同成交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1.16%,达到60.91亿元。5月份因“非典”疫情的影响,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降至近三年来的最低点,比去年同期下降52.26%6月份,技术交易呈恢复性增长,当月合同成交总额21.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12%。从上半年的整体情况看,由于前4个月增幅较大,到6月底,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仍达到92.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8%

北京技术市场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全面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提升,这些都增加了社会对技术商品总量的需求,为北京技术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另一方面,加强技术市场法制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和措施,强化服务意识,努力营造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是北京技术市场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2002718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并从2002111日施行。这是新形势下北京技术市场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北京技术市场进入了全面发展的崭新阶段。
   
新《条例》颁布后,北京市政府十分重视宣传贯彻工作。市科委及时召开了全市宣传贯彻新《条例》大会,市政府、市人大领导亲自出席大会作重要讲话,使宣传贯彻新《条例》大会,成为开创北京技术市场工作新局面的动员会,引起强烈反响。大会后,按照市科委宣传贯彻新《条例》实施方案的要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深入到区县、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共组织宣讲新《条例》大会38次,有近9000人次到会听讲,并进行现场答疑,受到广泛赞誉。同时,印制新《条例》单行本5000册,广为散发;编制了《北京技术市场政策法规实用问答》;
制作了电视专题片《蓬勃发展的北京技术市场》等,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市科委还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与新《条例》配套的《北京市技术合同登记机构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市场行政执法实施办法》,与北京市工商局联合出台了《北京市技术经纪人管理暂行办法》,初步形成了与新《条例》相配套的地方法规体系。目前,市科委正加紧研究制定其他配套管理办法,包括北京技术市场统计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北京技术市场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北京技术中介道德规则等。

为贯彻执行《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落实市政府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按照市科委的要求,以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完善规范化管理为切入口,紧紧围绕加快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这个中心,采取措施,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

1.建立了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参加的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经常沟通情况,研究问题,商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各司其职地开展工作,形成了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的合力。

2.对全市技术合同登记处实行了一整套规范化的管理办法。

包括大力实施四个统一,即“统一对外形象、统一认定标准、统一办事程序、统一服务模式”;实行政务公开,办事程序明示上墙,接受公众监督;坚持开展技术合同登记处年度工作检查和抽查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和季度例会制度;实施管理手段的计算机化;狠抓技术市场统计工作规范,深化统计数据的分析,多层面地反映北京技术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开展技术交易结构、自主创新能力状况调查研究,将自主知识产权合同项目纳入统计范围,作为提升北京技术市场交易结构和水平的重要指标狠抓落实;开展技术合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情况的跟踪调查,推动优惠政策的落实等。

3.大力培育技术中介机构的发展 在促进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大力培育技术中介机构的发展,特别是重点支持一批大型骨干技术中介机构,优化技术中介队伍的结构,提升技术中介机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队伍。目前,已有1779人经培训考核取得技术经纪人资格,有6000多人取得技术市场经营管理证书;开展政策研究,为培育和发展技术中介机构创造有利环境;加快建设网络信息平台,努力实现技术市场信息资源共享。

4.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六届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表彰奖励活动。

 

总之,北京技术市场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兄弟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学习兄弟省市的好经验,把北京技术市场建设好,为全国技术市场繁荣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3911-477597.html

上一篇:赴美国技术转移培训考察报告(四)
下一篇:关于北京技术市场优惠政策落实的情况与建议

1 谢鑫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