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看国外如何治理地沟油 精选

已有 5765 次阅读 2011-9-24 23:34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健康, 地沟油, 利益链, 国外监控

蒋高明
本文于2011年9月24日发表于新京报

 

2010年3月24日晚上,游走在合肥街头收泔水的三轮车。CFP
2010年3月24日晚上,游走在合肥街头收泔水的三轮车。CFP

  地沟油产业化的潜在风险

  如开发成产业后就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原料,即从餐馆收集泔水、捞地沟油依然无法从源头杜绝。

  臭名昭著的地沟油之所以禁而不绝,就在于其利益链上每一个环节都有暴利产生。市场上食用油价格6000元/吨,而地沟油成本价约为300元,市场销售价3000-5000元/吨。

  如此暴利让不法商人趋之若鹜,于是在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都有忙碌着的人群,俨然一个“阳光产业”。

  当然,从事这个行业的初始端都是一些穷苦农民,他们冒着健康恶化的严重风险,为下游产业创造了大量赚钱机遇。

  地沟油经滤提纯后,也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地沟油在眼皮底下屡屡被检测为合格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针对地沟油对社会的极大危害,有人提出应用科学技术将地沟油变废为宝,产业化开发地沟油资源,如用来生产生物柴油。生产生物柴油不仅工艺简单,而且产业化后市场前景广阔。收购一吨地沟油需要2300元,提炼加工成生物柴油直接成本为3600元/吨,市场售价为4400元/吨,售价比化石柴油便宜1000多元/吨,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他们认为,按照市场规律来对地沟油进行正常运作,形成一条规范有序的产业链条,不但能使地沟油理直气壮地上台面,而且也能大大节省监管成本,减轻国家公共治理的难度。

  但是,笔者对上述产业化开发地沟油提法并不认可。这是因为:

  第一,如开发成产业后就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原料,即从餐馆收集泔水、捞地沟油依然无法从源头杜绝;

  第二,资本是逐利的,如果商家将地沟油卖给人吃比卖给汽车烧赚更多的钱,大众依然存在食用地沟油的潜在风险;

  第三,现存油料市场混乱,单纯依靠政府监管存在困难,只要市面上有地沟油存在,就难保它不进入食物链;

  第四,如果从环境角度出发开发地沟油,该产业必须依靠政府补贴才能生存。如果上的厂家多,则盈利空间就小,如果上得少,则原料运输成本就大,离开了财政补贴就难以维持下去。长期下去,无法依靠产业化解决地沟油问题。

  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时,也有人提出用产业化办法开发蓝藻,即开发生物柴油。他们提出的理由与地沟油一样,即变废为宝。当时笔者反对的理由也一样,即原料供应问题。如果原料供应足,那么说明蓝藻污染没有解决;如果环境治理好了,蓝藻原料少了,那么生物柴油产业没有国家补贴就得关门。

  现在看来,治理蓝藻污染也罢,治理地沟油危害也罢,必须得从源头开始。

  国外是如何治理地沟油的

  在英国,如果餐饮企业私自将厨余废油倒入下水管道,无论数量多少,都将被课以高额罚款。

  国外有没有地沟油问题呢?只要有餐饮业存在,只要城市里有残渣剩饭,这个问题就不可避免。只不过是发达国家采取异常严格的监管措施,围追堵截不让地沟油返回餐桌而已。

  在日本街头,经常看到标志鲜明的垃圾车从居民区进出,那些垃圾车使用的燃料,就来自地沟油。日本地沟油由专业公司回收,并以较高价格卖给日本政府,政府则将地沟油提炼后,用于垃圾车的燃料。此外,回收来的地沟油还会加入蓖麻油,以防重新被食用。因为蓖麻油无法食用。这样,不仅方便提纯使用,还从源头阻止地沟油重返餐桌。

  在德国,每桶泔水都有“身份证”。上个世纪70年代,德国有不法商贩收购餐馆泔水加工地沟油,再悄悄卖回餐馆。此种丑闻经媒体曝光后,引起德国政府重视,推出了以餐饮企业为重点管理对象的泔水回收法律。依据法律规定,德国餐馆开业前必须与政府签署“泔水回收合同”,这样该国餐饮业排放的每一桶泔水都有“身份证”,依靠法律杜绝了地沟油流向餐桌。

  在美国,用地沟油牟利,其违法成本足以震慑企业主。餐饮企业如私自将泔水卖给非法机构或个人,一经发现即被停业。另外,同日本一样,政府用环保办法处理烹调废油,不允许倒入水槽或厕所,因为油脂会阻塞管道、污染水源和破坏生态环境。家庭厨余则固液分离,洗碗机将剩下的一点油脂混着洗涤剂进入了地下管道。

  在英国,有专门的车辆来运输餐馆泔水,餐巾纸都能够固体废弃物专门收运。这些工作都有专业工人来做,餐馆要为此支付费用,而不是像在中国这样,卖泔水还可以赚钱。如果餐饮企业私自将厨余废油倒入下水管道,无论数量多少,都将被课以高额罚款。同时,为了保证国民健康,英国政府还为食用油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专门检测针对可能来自地沟油的指标,那些经过加工的地沟油无法冒充食用油使用。

  斩断地沟油利益链

  从源头斩断地沟油利益链,除了政府的监管责任外,地沟油制造者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乃至生命代价。

  对于地沟油,消费者和政府部门必须做到“零容忍”。但是,消费者又难以避免遇到地沟油,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其实,解铃还须系铃人,从源头斩断地沟油,需要消费者自身配合,主管部门更要负起责任来。具体地,要在地沟油可能产生或泛滥的不同环节进行“围追堵截”。

  第一,消费者应当消费掉自己所点的食品。进入餐馆,消费者所点的饭菜一定要消费完,否则就会有被拿去做地沟油的风险。如果不能带走,就要像新加坡采取的办法那样,给予高于饭菜额度的罚款。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的粮食、蔬菜、养殖的鸡、鱼、肉、蛋,消费者浪费是要付出代价的。对于餐馆,必须支付消除残渣剩饭、洗碗洗碟的成本,不能转手倒卖泔水,或通过将费用摊到消费者头上(如所谓“环保餐具”),逃避环境保护责任。

  第二,食品安全检验部门要对市场上的食用油进行严格抽检。抽检或不定期地对使用油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查处那些可能来自餐饮业的地沟油。按照色度、含水量、酸价指数等常用指标检测,并不能区分出地沟油,必须对食用油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尤其致癌物质进行专门检查。这样,食品安全检查部门就需要修改有关规定,制定可能来自地沟油危害的有害化学物质的检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第三,环保部门要对泔水实行严格的登记制度,监控餐馆、宾馆企业厨余或泔水去向。同时,对于餐饮业制造的白色垃圾污染一并处理。因为,针对地沟油污染没有专门的法律,环保部门需要与法律部门合作,制定专门针对餐饮服务员残渣剩饭的管理办法,用专业的车辆运输到专业的处理工厂进行无害化处理。为此,餐饮服务业要为此支付一定的环境成本。

  第四,城市环卫部门要对可能产出地沟油的富含油脂的动物与植物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从而堵住地沟油可能去往餐馆或超市的渠道。宾馆、酒楼剩饭、剩菜,废弃猪肉、猪内脏、猪皮,油炸废弃油不能与普通垃圾混在一起排放。垃圾运输车辆可以用回收的生物柴油驱动,国家采取合理的补贴,鼓励对分离出来的地沟油原材料实施资源化利用。

  第五,法律部门要制定针对地沟油危害的专门条文,加大惩罚力度。针对地沟油犯罪,目前尚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可结合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等尽快出台相关规定,早日让地沟油这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损害政府形象的毒食淡出人们的视听。

  总之,从源头斩断地沟油利益链,除了政府的监管责任外,地沟油制造者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乃至生命代价;使用者要付出企业关门并永久不能从事企业的代价;消费者要了解地沟油的原料来源,自觉减少浪费,不能给地沟油黑色产业留下任何可资赚黑心钱的原料。 蒋高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5-490092.html

上一篇:科技导报学术沙龙预告: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
下一篇:能够杀死昆虫的Bt蛋白真的对人体无害吗?

24 张红光 吕喆 黄兴滨 黄晓磊 骆小红 黄锦芳 陈小润 周向进 李学宽 高建国 徐耀阳 王瞧 蒋新正 王亚娟 刘颖彪 刘强 胡新根 杨海涛 岳金星 王伟 唐常杰 梁俊红 檀波 ggwwzk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18: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