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daren

博文

大学要旨

已有 8049 次阅读 2009-10-8 21:3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大学

大学要旨

  • 大学之大

  • 修身为本

  • 三界唯心

  • 至诚通天

  • 大知与小知

  • 有物先天地

  • 认识自家本来面目

  • 洗心秘法——脱胎换骨之道

  • 择善固执,抱一守中

  • 开悟的次第

---------------------------------------------

儒家学说的全部内容,总括起来说就是“内圣外王”四个字。所谓“内圣”,就是讲如何修理自己的内在,让自己转凡成圣,是修己的学问。所谓“外王”,是讲如何治国平天下,是治人的学问。外王是以内圣为前提的。要先修好自己,然后再依圣人之道教化大众,得到大众的拥护,从而治国平天下,这就是王道。如果自己没有修好,而是用武力取得政权,用刑法、暴力统治人民,这是霸道。王道恃德,霸道恃力,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这就是儒家学说的基本框架。

《大学》可以说是整个儒家学说的浓缩,内圣外王的道理在这一篇文章中都作了精当而简要的论述。所以宋儒把它列为四书之首,作为学人的基本教材。

大学之大

讲《大学》,不能不讲清“大学”这两个字的意思。“大学”二字,应如何理解呢?我们说“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体大,一个是用大。从体上说,“大”就是“道”;大学就是道学。老子说:“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而天、地、人都来自于道,道是本体,所以道是最大的,没有什么比道更大。因此,最大的学问就是认识道。这个“道”,是最高的真理,也是由凡而圣的途径、道路,所以,大学,就是转凡成圣的学问,是认识最高真理的学问。 “学”字古人有个解释,说:“学者,觉也。”就是说,真正的学问,是要得到觉悟,让人好象从梦中醒来一样。大学,正是这样的学问。从用上说,“大”是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学问的最大用途,没有比这更大的用处了。所以,大学又可以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

 

也有人把大学解释为“大人之学”,这个也对。但这个“大人”不只是和小孩子相对的那个大人,而是与“众人”相对的“圣人”。《易传》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里的“大人”就是指圣人。因此“大人之学”就是圣人之学,就是道学。它是和“俗学”相区别的。

今天的大学很多,不过这个大学和古人所说的大学很不一样,区别正是在这里。我们说,世上的学问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做事的学问,一种是做人的学问,还有一种是成圣的学问。做事的学问,现在叫它科学;做人的学问现在叫它伦理学;而成圣的学问,现在人多半不了解它,所以也没有一个对应的名称。古希腊的圣人们称它为“哲学”,但这个哲学不等于现代人说的哲学;中国的先哲则称它为“大学”,“圣学”,“道学”,“性命之学”等等,而这些名称到了现在也很少人理解。我们打个比方说,人类的知识好比一棵大树,有根,有干,有枝叶,成圣的学问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做人的学问就是这棵大树的干,做事的学问则是这棵大树的枝叶。因为成圣与做人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人学常常包含在圣学之中。古人说的大学,就是研究这个树的根和干的,是成圣与做人的学问。而现在的大学则是研究这棵树的枝叶的,主要教人做事的学问,这就是二者的根本区别。我们看今天大学里有那么多专业,也正如树有好多枝叶一样。而古人说的大学却是围绕着一个东西(如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因此,古人说的大学是务本之学,那个“大”是从认识对象的性质上说的;而今天的大学却不是,它的大,是从空间上,从规模上,从人数上,从研究的复杂程度上来说的。也有人强调说,大学之“大”,关键是要有“大师”,这种认识算是进了一步,但这和古人说的“大学”仍然不是一回事。

 

修身为本

       《大学》的核心是讲修身。所谓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都是讲修身的,所谓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都是围绕修身这个中心讲的。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是《大学》全篇的眼目。

     为什么要修身,为什么说修身为本呢?经文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个道理至关紧要。因为任何事都是人做的,有好人才会有好事,人如果不好的话,做出事来一定不会好。所以有一句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话虽欠雅,理却至真,和圣人在《大学》中说的是一个道理。一个人把自身修理好了,才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反过来,自身没有修理好,家庭就很难管理好;家庭还管理不好的话,要想把国家治好,多半是空话;一个小小的国家治不好的话,平天下更不可能。拿现在来说,你如果连一个公司、一个部门都领导不好的话,要去领导一个县、一个省、一个国家,肯定不会成功。如果能把一个公司、一个部门带好,再让你领导一个县、一个省,就有可能领导得好;能把一个省带好,再让你当国家的领导人,成功的把握也就比较大了。但不管你是在哪个级别,做多大多小的事,能否做好,归根结蒂,是看你自身的素质有多高。而素质的高低,除了先天因素外,全在你自己修养的功夫。这就是修身为本的道理。

《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有本末”后面再讲,这里的 “事”,就是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终,是指明明德于天下,也就是平天下;始,就是指修身。修身在先,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后。这个顺序决不可颠倒。

 

三界唯心

     那么,如何修身呢?经文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为什么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呢?因为我们这个心,也就是头脑、意识,它是人身的总指挥,人的一切言语、行为都是受它的引导和控制,心清明,看问题才明白,想事情才清楚,言语、行为才能恰当,所以古人说“天君泰然,百体从命”。天君就是心。如果心失衡了,看问题就不明白,想事情就不清楚,言语、行为就会出偏差。心为什么会失衡呢?是因为缺乏训练,被习惯性的反应模式左右。比如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或东西,就执著,放不下;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事就烦恼、气愤;遇到危险的情况就紧张、恐惧,等等。传文说“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就是说这个意思。《尚书》说“人心惟危”,就是说这个人心很危险,它随时都会出偏。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则是说,如果我们的心被某些事物拉到了外面的话,它就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了,看了和没看见一样,听了也不会进耳朵,吃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味。我的家乡有一首民歌唱男女相思的情形,说“想亲亲想得心发慌,切草搬来个河捞床。”河捞床是压面条的工具,切草须要用铡刀,但因为相思过度,心不在焉,把河捞床搬来了。这个不算是夸张,而是真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托尔斯泰还是妥斯陀耶夫斯基在一篇小说中写到一个法官,他断案时,判轻判重,往往和昨晚是否与妻子吵嘴有关,这就是情绪影响理性的例子。所以说修身的关键是正心。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收其放心而已。”收其放心就是把到处乱跑的心收回来,这和《大学》说的“正心”是同一个意思。

什么样的心才算是正的呢?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那个是你本来面目。就是说,好的坏的都别想,好念头,坏念头都不要,那时的心才是你的本心。《金刚经》说:“应无所著而生其心。”就是说你的心不要执著在外在的事事物物上,却又要明明白白,这正是发明本心的意思,这样的心就是正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让你保持一种中正清明的意识状态。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诸葛亮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也都是这个意思,就是叫人去除杂念妄想,排除各种情绪尤其是否定情绪如嗔恨、焦虑、嫉妒、恐惧等等的干扰,让心灵保持中正。不要为过去的事遗憾、内疚,也不要为未来的事担心忧愁,外在的情况如何,我心不动,不随境转,宁静平和,这就是正。《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个“中”,正是指这种状态。

 

至诚通天

      如何正心呢?《大学》指出,“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

为什么要正心必须诚其意呢?传文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就是说,诚意就是不要自欺。因为修身正心不是表演给他人看的,不是以此博取名利,不是为得到他人的赞叹、尊重,完全是为了自我的完善,这是实实在在的事,不可以有丝毫掺假,所以古人称这样的学问是“为己之学”,而不是“为人之学”。所以一定要发心真切,诚恳,无丝毫造作虚饰而后可。要诚实到什么程度呢?就好比看到美人就会从心底喜欢,闻到恶臭就会从心底厌恶,那样的感觉是一点虚假都没有的。要正心的话,就得有这种态度。自慊,就是说要从修身正心中自得其乐,比如说像颜回那样,虽然家徒四壁,箪食瓢饮,但却不改其乐,这样才是诚意,是真心修行。

而诚意的一个重要关节是慎独。因为人都有自尊心,所以在别人面前,大都不好意思做坏事,但在没有别人在场时,就很容易放纵自己,无所不为,然后在别人面前又掩掩饰饰。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别人早把我们看透了,掩饰有什么用呢?只是坏了自己的心术。所以一定要诚,诚于中,形于外,这才是君子。而诚与否,看自己独处时的情形,就知道了。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是要让修行的人明白,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的一切作为,上天鬼神都看得一清二楚,如同有十双眼睛看着,十双手指着,所以决不可瞒心昧己。即或不相信有鬼神,也应想到,人可以瞒天瞒地,却不能瞒得自心。你要是自己骗自己,那还谈什么正心呢?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都是诚于中、形于外的道理。好比富有的人,从他的居室陈设装饰一定可以看出。同样,一个有德行有修养的人,也会从他的行为举止、言谈风度中看出来,这个无法假装。所以君子必诚其意。

传文又引了《诗经》中的一段话来说明诚于中、形于外的道理,说明只有通过踏踏实实的内在修持,然后才能成为道高德尊的圣者。“‘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煊)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竹子,四季常青,虚心而有节,是君子美好品格的象征。淇澳,指淇水弯曲处。君子埋头修行,不求闻达,不事张扬,人不知而不愠,正好比绿竹隐于淇水弯曲之处。君子文采斐然,文质彬彬,道貌不凡,是因为“清明在躬”,所以“志气如神”。而这一切是经过踏踏实实的修养得来的。“如切如磋者,道学也”,是说他从师受教;“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是说他不断地修理自己。这个过程,如同玉工治玉一样,把一块包在石头当中的玉剥落出来,再雕刻成形,打磨光滑,是要很多细密的功夫的。“瑟兮僩者,恂栗也”,指修行人终日乾乾,恐惧修省;“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是说修养深厚的君子,他道貌庄严,仪态不俗。“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是说君子修身成道,达于至善,百姓不会忘记他。

     “前王不忘”之“前王”,是指先觉者,圣人,古代政教合一,只有德高望重者才是王,如尧舜,文王。后来,世道陵替,道德崇高者未必能居王者之位,但他能统领大众,普施教化,众生敬服,他们仍然是真正的王。如孔子称素王,释迦称空王,耶稣称犹太人之王就是这个道理。这样的王才能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所以说“前王不忘”,而这种王,正是修身成道得来的。世间之所谓王,往往有其位而无其德,古称此为谮妄之君,不是真王。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是说君子因知圣人之贤德,而敬服他,因知其可亲而亲近他;一般众生,也在圣人的开明政治下得到快乐,得至利益,他们也为此高兴,满足。一位大觉圣人,生生世世受到人们的景仰。这就是诚中形外的道理,就是修行的历程与效用。

 

大知与小知

但只是知道要诚意还不够,怎样才能诚其意呢?这是要有方法的。经文说“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致而后意诚”。这是《大学》中极要紧之处,但又语焉不详。所以在这里,许多人都错解了。朱子在《四书集注》中所补加的经文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误解。他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 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 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 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 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朱子把格物的“物”理解为天下之物,即外在的事事物物,这样格物就是研究万物,致知就是认识万物之理。然而,这样的致知与诚意有何关联呢?怎么能说“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致而后意诚“呢?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则殆矣。”天下万事万物无有穷尽,以人一生之力,能研究多少、认识多少呢?所谓的一旦 豁然贯通,何时可致呢?

其实,人的认识有两种,除了对外在事物的认识之外,还有一种更为更要的认识,是对自己的认识,所以苏格拉底才说:“人啊,认识你自己吧!”禅宗才说“认识自家本来面目。”而对自己的认识,核心是认识自性、本心。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知就是对外在万事万物的认识,而大知则是认识自性本心,就是明心见性。宋代哲学家张载把认识区分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也是同样的意思。《大学》的致知就是讲对人的自性本心的认识,王阳明强调“致良知”也正是号召人们寻求这样的“大知”。

什么是自性呢?它是吾人生命之本,是不息的能量,是永恒的存在,人之所以能思维、言语、动作,都是因为它的作用,而宇宙万物也都是来自这同一种能量。这个神奇的本体,有人称之为“道”,有人称之为“气”,有人称之为“天”,或“乾”,或“天尊”、“天主”,佛教则称之为“真如”“如来藏”“佛性”。

什么是本心呢?前面已经说到,不思善,不思恶,不想东不想西,没有忧愁、焦虑、恐惧、等等情绪的那个心,就是喜怒哀乐未发,无所著而又明明白白的那个心,就是本心。本心与自性,是一体两面,如同一牧硬币的正反两面。这就是《易经》中说的阴与阳,乾与坤。《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正是讲心与性两者,是修道的基本材料,而太极图,则是对这个原理的直观表示。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率,是遵从的意思。人的心一向向外驰求,一旦转而向内,跟从自性,这就是“收其放心”了,这就是道。(这个收回来不再乱跑的心就是本心。)顺着这个大道,就可以走到生命的最高境界。这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意思相通。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知性则知天”,“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是强调要修身悟道,必须在心性上下功夫。因为自性是上天赋予人的,所以知性就可以知天,养性就是事天。佛教说“见性成佛”,也是这个道理。

认识自性、本心,是诚意的重要条件,这就是“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致而后意诚”的意思。因为见性之后,人的注意力才能向内回转,这就是孟子说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注意力向内回转了,心思集中、专一,不再乱跑,久而久之,阴阳就会和合,“天地氤氲,万物化生”,就能进入出神入化的境界。

 

有物先天地

既然认识自性、本心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认识它们呢?经文说 “物格而后知至”,“致知在格物”。这是《大学》最为紧要之处。这个“物”不是别的,不是外在的“天下之物”,而是自性。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傅大士诗说:“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他们所说的那个“物”,就是“格物”的“物”,就是自性。这个自性,人人皆有,但它是潜伏的宝藏,如油在麻中,酥在乳中,金在矿中,非经一番开发,不能显现。所以《易传》说:“百姓日用而不知。”大家每天都在用它,就是不知道它在哪里。活人每天在说话,思维,动作,为什么死人就不能呢?因为活人有这个自性。就如电脑,有电源它才能工作,电一断,它就不能工作了。活人虽然都有自性这个“电”,但一般人却不知道自己的这个“电”在哪里,只有在圣人明师的帮助下,打开内在的宝藏,挖出它来,才能认识它。这个挖宝藏、找自性的过程,就是“格物”。挖出来后,就认识它了,所以说“物格而后知至”。

古人把自性喻为龙虎,因其力量不可思议之故。也正因此,清代哲学家颜元把这个“格”字解释为“手格猛兽”之格。因为要挖出这个自性,是要有手段的,所以道家称格物为“下手功夫”。又因为这个格物之法是历代圣人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所以在《大学》中也没有说明,故而后世学者多是望文生义,不得要领。学者欲知如何格物,必须寻访明师,虚心求教。

找到自性之后,它的对面就是本心。就如找到硬币的背面,反过来就是正面,找到手背后,反过来就是手心。所以说“致知在格物”。

讲到这里,就可以讲“物有本末”了。“物”是指人的生命,“本”是指人的自性、本心,“末”是指肉身形体。其他的物也是一样,比如说,西方的科学家用一种特殊的照像术,给刚刚发芽的树叶照像,就可以照到一个完整的树叶,等这个树叶完全长成之后,竟与照片上的图形完全吻合。这就是说,先有了那个无形的存在,而后才有有形的存在。同样,人也是先有自性,而后才有这个无常的、有生住坏灭的肉身。事实上甚至不能说“先有”,因为自性是永恒的,不生不灭。所以傅大士诗才说:“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物之本末,事之终始,你都认识了,知道哪个在先,哪个在后,你就近道了。

 

认识自家本来面目

格物就是见性之法,致知就是认识自性、本心,明白了这个,就能回过头来讲什么是“明明德”了。

明明德就是发明自己光明的德性,再明确些说,就是开发自性,认识本心。前一明字,用如使动,是开发、使显现之意。传文说“顾(讠是)天之明命。”顾是回头看,这里是要人把注意力反回自身,观照自性。因为自性是上天赋予的宝藏,所以称“天之明命”。那么,是谁来“顾”、来观照这个天之明命呢?是本心。向外跑是妄心,向内观的就是本心、真心。 “克明峻德。”是说人能够发明、认识这个崇高的自性。“皆自明也”一句,明确表示“明明德”是认识自己本来面目,不是认识外物。

如何认识自性?如何“顾是天之明命”?自性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内在的光与音,所以认识它的方法就是观内在的光与音,这也就是格物。因为有光,所以称“明德”,“明”是光明,“德”是德性,本性;“德”也有“得”的意思,因为人们原本不知道自性的存在,格物致知之后,才知道它,好似新得到一样。因为有音,所以称“明命”,好像是上天的言语,命令一样。

若用佛家的术语讲,这个光是真正的“佛光”,因为“佛”是“觉”的意思,见到这个内在的光就会觉悟,所以说它是“佛光”;这个内在的光达到极致,就是佛家讲的“无量光”,“阿弥陀佛”的意思之一就是无量光。佛教有“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号,观世音就是观内在的大音,观自性,也叫观自在。“世”就是“大”的意思。(有人解为“世间的声音”,是错误的,见拙作《观世音名号新解》)《楞严经》说“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就是讲要反闻这个自性的声音。这个自性就是无上的道。

这个内在的声音,也就是老子说的“大音希声”的“大音”。为什么叫大音呢?“大”是道的意思,道是最大的,宇宙万物无不在道中,无不来自道,而这个自性就是道,所以这个自性的声音叫“大音”。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妙就是指这个内在的声音;徼则是指内在的光。老子还把这个内在的声音称为“气”,他说“专气致柔”的气就是这个大音,老子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也是指这个大音。

庄子说“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天地》)冥冥之中,独见晓,是指在黑暗中(闭着眼)看到内在的光;无声之中,独闻和,是指在不听外在声音的情况下听到内在的声音。他还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这也是讲反闻自性的修炼方法。庄子还把这个内在的声音称为“天乐”,他说“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自性是上天赋予的(天命之谓性),所以性即是天;反闻自性即是与天和,这就是“天乐”。而“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天道》)这是讲反闻自性的不可思议的功德,说明它是转凡成圣的妙道。

  心安住于自性的,就是本心了。六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心是空的,并没有一个实体的存在,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本无动摇,也不会惹尘埃,只是因为人有妄想执著,才遮蔽了它。一旦放下对外物的执著,反身而诚,此心就顿然显现,所以六祖说“发明本心,不假外求”。

在明师的指点下,修行人可以马上认识自性,而本心是更微妙难知的,它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越是要找它越是找不到。因为它就是真正的“我”,我怎能么能找到我呢?骑着驴到哪里找驴呢?所以说“踏破铁鞋无觅处”,“镇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而当你静下心来,回光反照时,现成就是。所以说“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顿然明白”,“得来全不费功夫”。禅师叫人参“念佛是谁?”“我是谁?”“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都是要人回过头来,认识这个自家本来面目。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所传的实相无相,涅槃妙心,即是这个。

 

洗心秘法——脱胎换骨之道

自性是净化心的唯一材料。人心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积累了无量无边的尘垢,只有在自性的作用下,它才能涤除干净,返本还源。《易传》中说“圣人以此洗心”,就是讲自性的作用。所谓洗心,就是把我们的意识、头脑洗干净,把我们心灵中生生世世的尘垢、业障洗干净,成为新人,这就是《大学》“亲民”的意思。

汤之《盘铭》,是商汤洗澡盆上的铭文,铭文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说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 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天一天地下去,每天都要坚持。这是用洗澡来象征修身的,与《易传》洗心的说法如出一辙。商汤是一代圣王,他将此言铭于澡盆,意在勉励自己努力修行,精进不已,无有间断。洗澡不是洗一次就能永远干净,要天天洗才能保持干净。修行也是一样,不可间断,因为本心与自性,操则存,舍则亡,所以要学而时习之,天天修,天天练,习惯成自然,才能成功。《庄子·知北游》说“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说 “澡身而浴德”,也是用洗澡比喻修行,这并非巧合,因为自性降下的时候,如同甘露从天而降,如同在给人洗礼沐浴。

“作新民”,就是洗心革面,脱胎换骨,成为新人之意。一个人把自己的坏毛病、坏习气洗除干净,身口意都净化了,由一个无明的凡夫,变成有道德有智慧的人,就是新人了。“新”字由立、木、斤三部分组成,斤是斧子,立木就是树,有些树,比如泡桐,有时长得不好,歪歪扭扭,你把它自根砍掉,到第二年,就会长出笔直的新干,并且又壮又高。这个弃旧图新的过程,正如一个人修行之后,脱胎换骨,重新作人一样。

 在古代印度,真正的修行者,称为再生族。所谓再生族,也就是新生的人。因为一个人跟随明师修习正道,就获得了新的生命,而且是永恒的生命。

“亲民”也可照字面解,亲是亲近、亲爱,民是指大众。“亲民”即“泛爱众”之意,也有自觉而后觉他之意。一个觉悟的人,会认识到一切众生都来自同一源头,四海之内皆兄弟,所以他能爱一切人,就如《圣经》所说,爱人如己。并且,他会努力将别人唤醒,让他们也成为新人。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说修行者虽然外表依旧,其内在精神却是崭新的。禅者有言:“不异旧时人,却异旧时行履处。”就是说,看外表,还是过去的那个人,但内在的心行,却不同了。

 

择善固执,抱一守中

明明德就是悟道,是从内在心性上说的,对应于格物、致知、以及诚意、正心这几个条目;亲民是作新人,是转凡成圣,以及唤醒他人,利益他人,对应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止于至善是讲什么呢?它讲方法与最终目标。

一般人只把“止于至善”解释为“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样解释的问题是与下文不能连贯,与传文也无法相通,所以是不完全的。止于至善的主要意思是讲正心之法, “止”,是“停下来”、“着落”、“安立”之意;至善,是指吾人的自性、本心,自性、本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智慧与快乐之源,是开悟与解脱依据,所以称为至善。修行人见性之后,将向来放失之心收回,安立于自性,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即是止于至善。“止”又可解作“臻达”之意,“至善”即完善之人生境界,即是至圣,如庄子所谓“至人”,或如佛教所说“无上正等正觉”,“佛”,“无上士”。“止于至善”就是修行达至完美之境。两重意思,相互关联,唯有将心安立于至善本体,而后才能臻达至圣之域,舍此无二路。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就是释“止于至善”的。邦畿者,京郊之地;“惟民所止”者,意思是说百姓可以在这里自在安居。上古时,边远地区多受蛮族侵扰,而京郊之地则有王师镇护,故人民可得安居。传文引此句意在说明,自性本心显现之后,如王者在国中,修行人可以将一向流离失所之心收回,安立于此,一如人民结束流浪,居于邦畿而得安乐。黄鸟止于丘隅,因在那里可以自在安乐。人心纷飞不定,如鸟;得自性而安立,一如鸟得丘隅而落下。“知其所止”,就是知道该在何处安立。鸟尚且知道寻找安隐之地落脚,人为万物之灵,岂可不如鸟,不知于何处安立此心乎?但众生之病,正在不知安心处,是以夫子叹之。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里是以君臣、父子等关系比况内在的心性关系。文,音闻。《易传》:坤为文。坤即是心,所以文王乃是指反闻自性之本心。能闻自性,则心不乱,而有穆穆之气象。心为身之王,是以称文王。此千古不传之秘,胶柱鼓瑟者必难信受。缉熙者,继起之光明。行人既已反闻自性,继之则将有内在之光明显现,宜操持其心,时加观照,而无懈怠。此即“敬止”之意。君与父,皆以喻性,此性或称为乾,天;臣与子,皆以喻心,此心或称为坤,地。性护其心,如君爱臣,父爱子;心止于性,养其性,如臣忠君,子孝父。信者,至诚无妄之谓,与人交,要在赤诚相见,心性之间,亦复如是。心要真心,性要真性,不可掺杂不可欺瞒,不可糊弄。此处将内修密行与外在人伦合说,真俗双融,正是儒家教理特色。悟真者,可以真谛解之,不悟者,则以俗谛说之。两不相伤。

 

开悟的次第

明白了止于至善,就容易理解下面的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者,知此心当安立于何处也。众生一向逐物外求,目迷五色,耳耽五音,舌嗜五味……此心为感官所牵引,终日驰骋不已,无有安立处。见性之后,则知心当安于何地。是为“知止”。定者,一心不乱之谓,佛教称为三摩地。知止之后,念念在兹,日久功深,则可入定境。是为“知止而后有定”。得定之后,修行者的无明就渐渐消散,执著就渐渐放下,心就会安静下来,佛经称为“狂心自歇”,是为“定而后能静”。狂心顿歇之后,人方能安稳,自在,这就是“静而后能安”。安稳自在之后,才能有真正深入的思考,有真正深入的思考,才能有智慧,才能彻悟心源,此谓“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就是转凡成圣之路。



https://m.sciencenet.cn/blog-48944-260579.html

上一篇:霍尔推力器的发明者、俄罗斯等离子体物理学家A.I. Morozov逝世
下一篇:太极拳学练笔记

2 刘继顺 刘广明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