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tians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tiansheng

博文

黄河故道背负着灿烂的古代植梨文化(27)张洪亮文

已有 4515 次阅读 2011-1-15 13:19 |个人分类:呼吁建议|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淮河文化, 砀山, 酥梨文化

    早在遥远的古代,这里的先民就开始植梨了。梨作为人类栽培最早、品质最优的果种之一,古人称梨为果宗、玉乳、密父、快果等。砀山梨的早期发展,与地处黄河中下游广大区域的文明息息相关。砀山培植梨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时期。
 
《诗经》:“山有苞棣,隰有树檖。”陈启云注曰:“召之甘棠,秦之树檖,皆野梨也。”《毛诗正义》陆疏云:“檖,一名赤罗,一名山梨,今人谓之杨檖,实如梨,但小耳。”在记载有梨的文献中,《诗经》是最早的。《庄子》:“三王五帝之礼义法同,譬其犹柤,梨,桔,柚,其味虽别,各适其口。”《韩非子》:“夫树柤梨桔柚,食之则甘,嗅之则香。”《管子》:“五沃之土,其阳则生柤梨。”《尔雅》:“梨、山樆。其在山之名‘樆’,人植之曰梨。”《礼记》郑玄注:“柤,梨之不藏者。”段氏注:“柤即今梨之肉粗味酸者也。”这些文献,不但记载了丰富的梨属植物种类,而且讲出了梨的甘甜,更难得的是记载当时的百姓已将梨纳入田园栽培了。
 
 
    西汉之初,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帝修上林苑,广袤二百里,离宫七十余所,可容千乘万骑。西汉大文学家司马相如《上林赋》述:“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极赞当时上林苑之广大。《三辅黄图》记:“帝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余种植其中,亦有制为美名,以标奇异。”苑中植物种类繁多。仅梨之品种就达十余种,并在宫中建有成片梨园。《云阳宫记》:“云阳东箱坂下,有梨园一顷,梨数百株,青翠繁密,望之如车盖。”这些记载表明当时梨栽培之盛景。
 
 
    《太平广志》曰:“山阳巨野,梁国睢阳,齐国临淄,并出梨。”这里说的是西汉几个盛产梨的区域。《史记》载:“夫自鸿沟以东,芒砀以北,属巨野,梁宋也。”无论是睢阳、巨野、梁苑等产梨区,所指皆包含睢阳城东的砀山一带。《史记》还载:“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在庞大豪华的梁苑中建有吹台、钓台、平台、文雅台、耀华宫、忘忧馆、雁池、青泠池、竹园、金梨园等。梁孝王广招天下豪杰之士,常相随游猎宴饮于梁苑,当时有司马相如作《子虚赋》,极言苑囿之豪奢华美,其中就提及梸(梨)树等各种树。更有枚乘、邹阳等名士,也都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
 
 
    南北朝时期北魏学者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引《广志》说:洛阳北邙,张公夏梨,海内唯有一树。常山真定、山阳巨野、梁国睢阳、齐国临菑、钜鹿,并出梨。又引《三秦记》曰:汉武果园,一名御宿,有大梨如五升,落地即破。取者以布囊盛之,名曰含消(羞)梨。该书不仅记载了梨的不同品种和种植方法,而且记载了独特的插(嫁接)法和藏(贮存保鲜)法。这与当今砀山酥梨的培植和贮藏方法基本一致。同时该书也隐约提示了砀山酥梨品种的来历:砀山酥梨的品质与汉武果园中的含消(羞)梨非常相似,它会不会和梁孝王东苑里的梨树有某种渊源呢?梁孝王执政虽然好景不长,然而梨树的繁衍却生生不息。梁苑历经时代风雨,至盛唐时已是墙颓宫倾,但却出现了梨花飞舞的景象。
 
 
 
    唐代诗人岑参在《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诗中咏道:
 
 
君不见梁孝王修竹园,颓墙隐辚势仍存。
 
娇娥曼脸成草蔓,罗帷珠帘空竹根。
 
大梁一旦人代改,秋月春风不相待。
 
池中几度雁新来,洲上千年鹤应在。
 
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
 
当时置酒延枚叟,肯料平台狐兔走。
 
万事翻覆如浮云,昔人空在今人口。
 
单父古来称宓生,只今为政有吾兄。
 
轩若过梁园道,应傍琴台闻政声。
 
 
 
    尽管世道沧桑,人非物异,梨树在砀山不仅源远流长、绵绵不绝地传承了下来,而且成为闻名天下、身价尊贵的珍品。
 
 
    砀山历史典籍,一毁于战火,二沉于水底,留传极少,今存万历五年(1577年)徐州志开始有“砀山产梨”的记载。又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铜山县志载:“黄里的石榴,砀山的梨,义安柿子居满集。”清同治《徐州志》:“梨,兔头燕顶者尤甘脆,今出砀山者佳。”清乾隆《砀山县志》也明确记载砀山梨的栽培。从各种文献资料分析,砀山栽培梨树可能始于2500年前,唐宋期间得以发展。明清时期粗具规模,成为知名度颇高的地方特产。
 
 
    上述各种记载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黄河故道流域的历代先民,有着悠久的植梨历史和丰富的植梨经验,他们创造的植梨文化成为后来砀山酥梨文化得以发展的先声。


https://m.sciencenet.cn/blog-490922-404730.html

上一篇:黄河故道恶劣的生态环境锤炼了砀山酥梨的品质 (26) 张洪亮文
下一篇:黄河故道的改造塑造了砀山酥梨所负载的精神文化 (28)张洪亮 文

1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6: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