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秀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yuxiu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向大家致意了!

博文

南京《中美远程教育 培训 交流 研究》会议快报

已有 3246 次阅读 2011-9-17 17:40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南京, 会议, 远程教育

 

    会议开幕式  

 

此次来南京参加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会议,会议主题是《中美远程教育 培训 交流 研究》。昨晩会议主办发来短信:17日早晨七点准时吃早餐,8点准时开会。由于会议没有设叫醒服务,我住的又是单间,清晨醒来发现时间已是757分,大惊失色,这可是我职业生涯以来从未有过的事:重要的事情迟到(自信自己能按时起来,所以没设置手机闹钟)。遂匆忙梳洗穿衣,来不及去餐厅吃早餐,两口吞下一块临来时放在包里的月饼,拎起包和相机就冲出了下榻的金陵晶元大酒店的门,虽然会议地点就在路对面: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为了快还是叫了辆出租飞奔到会场。到了会场,会议已经开始:会议的美方主席美国马里兰大学学院大学校长苏珊.奥迪吉博士正操着一口优美动听的美式英语在致辞。惭愧地在众目睽睽下进入会场坐下。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唐金土致辞后是集体合影,之后是三个主题报告:《温故知新:对远程教育发展的期待》,主讲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少钢研究员;《打造世界一流的教学型大学》,主讲人:美国马里兰大学学院大学校长苏珊.奥迪吉博士;《远程教育发展的思维创新、价值革命、文化自觉》,主讲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彭坤明教授。下午进行的是分会场报告,时间关系,把三个主题报告内容介绍一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少钢研究员在《温故知新:对远程教育发展的期待》中主要讲了以下内容:一、期待对远程教育质量问题研究不断深入;二、对远程教育未来发展的研判期待。第一次中美远程教育会议提出借鉴中美两国远程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未来远程教育发展之路,这是第一个发展问题,即理念引导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第二个发展较快的问题是新技术应用。远程教育是在技术不断进步中一代代蜕变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驱动了教育的创新发展。泛在性、移动性、社会性是学者在远程教育发展中所关注的技术应用;第三个远程教育发展问题是对学习对象及其学习可持续的研究。此次南京会议,将主题定位在服务全民学习与终身教育,这就意味着,远程教育要广泛和持续关注学习对象。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将在远程教育中越来越多地得到体现。第四个远程教育发展问题是远程教育课程认证与共享。此次南京会议专题中专门提出了远程教育课程认证问题。美国的教学与课程认证体系建设是在多年前开展的,已经相对成熟,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三、期待校际合作项目扩大与深入。合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合作什么和怎样合作,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远程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存在优质资源可以共享的预期和范例。会议为各方分享成果、交流观点、促进卓越发展提供了平台,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网络社会日新月益的数字时代,校际及人际间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合作途径都会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多样、越来越便捷。应该说,我们这个会议就是一个合作种子结出的硕果。

美国马里兰大学学院大学校长苏珊.奥迪吉博士在作主题报告  

 

美国马里兰大学学院大学校长苏珊.奥迪吉博士在《打造世界一流的教学型大学》中主要讲了以下内容:要成为一流的教学型大学,我们必须超越我们的使命,以取得持续的高水平成绩,从而达到国际上认可的卓越标准。我们必须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这是一个UMUC用勤勉换来的荣誉。作为美国最大的公立大学以及一个全球性企业,UMUC已通过提供与面对面课程一样优质的网络课程,在学术方面赢得了良好声誉。成人和远程教育领域的多家优秀学术和专业组织对此表示了认可。我们实施了项雄心勃勃的课程再设计举措。该项举措的名称是支持大学生成功的教育目标,简称为SEGUE项目。整个项目是一个繁重的过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所有三十三门学士学位学科的规划和重新规划,并为它们制定了相应的学科成果指南。为将近700门单独课程制定了课程成果和教学指南,并缩减了将近100个课程选择。我们已建立起了美国最积极、基础最广泛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估,该评估与外部评估工具和内部“增值”审查相结合,将学生在多个学术领域的学习进度记录到文件中。这个项目也使UMUC能够精简其学位完成流程,通过重新设计所有的大学生课程——网络和实地课程,使课程时长缩短到八周,而这对繁忙的在职成人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成功的关键因素。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彭坤明教授在作主题报告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彭坤明教授在《远程教育发展的思维创新、价值革命、文化自觉》中主要讲了以下内容:远程教育在改善民生中具有重要的责任和功能,从本质上来说,远程教育是属于改善民生的教育。远程教育必须基于对民生的关注以及服务民生的改善,确立发展的宗旨和价值取向。其主要观点是:一、在社会人本化发展阶段,人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从加快经济增长,解决“温饱问题”,到加强社会统筹与保障,提高生活质量,进而优化社会环境,促进人的发展,标志着我国民生改善战略的演进以及模式的创新,由此形成了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人的发展三者有机整合的民生改善模式。这三者虽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但人的发展无疑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我国社会人本化发展阶段的民生问题,集中表现为人的发展问题;二、在学习化生存时代,关注民生就是关注社会成员的学习状况。我国社会的人本化发展,不仅使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状态得到了改善,同时也实现了生存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其主要特征大致可概括为如下两个方面:发展性生存、学习化生存。发展性生存与学习化生存共同表征着生存方式的变化,在发展中生存、在学习中生存,不仅是一种崭新的生存理念,而且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生存方式。基于这两点,我们必须关注社会成员的学习状况;三、改善社会成员的学习状况,远程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民生意义:1、远程教育不仅要为所有社会公众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而且要以此为基础,旨在创设并优化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环境,构建平民学习的文化;2、远程教育不仅要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技术支持以及解困式服务,而且要更新服务理念,旨在增强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培育新型的学习主体;3、远程教育不仅要为社会成员的自我发展搭建平台,而且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旨在使每一个社会成员获得并积累发展性生存资源自主地开发发展潜能;4、远程教育不仅要为学习者提供信息化手段,而且要通过网络环境的创设,旨在变革学习方式,创新学习行为;5、远程教育不仅要为学习者知识的更新以及信息的获取提供便利,而且要通过课程及内容改革,提高学习者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职业选择以及职业应变的素质;6、远程教育不仅要为社会成员的阶段性学习及发展提供服务,而且要通过服务功能的延伸,促进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使其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四、确立改善民生的服务宗旨,创新远程教育价值体系;1、基于民生问题的关注,确立远程教育的价值思维;2、立足民生的改善,寻求远程教育的价值实现;3、依据民生改善的程度,形成远程教育的价值评价。

 

 

 

 



https://m.sciencenet.cn/blog-496920-487417.html

上一篇:空中,那些美丽的云
下一篇:夜色中的南京:瞻园和秦淮河

13 刘立 郭强 杨华磊 曾新林 刘艳红 袁文常 李学宽 杨正瓴 陈小润 赵凤光 刘光银 赵新铭 fishman93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