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之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ww1380 这里是21世纪的精神家园,不但播种着梦想,也在耕耘着希望。

博文

信息文明之光:《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四:关于《信息

已有 3524 次阅读 2012-2-29 23:56 |个人分类: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本体论, 信息资源, 信息文明, 价值论,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文明之光(33):《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四:关于《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的序言(一)

 

 

杨文祥整理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一书是在本人的博士学位论文《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基础上所完成的一部信息资源管理学学术专著。我的博士导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吴慰慈先生和我的博士学位答辩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徐引篪研究员分别为本书写了序言。在此,对吴先生的序言简述如下:

 

吴先生在序言中强调,“论文选题本身的内容及其学术高度以及当时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论关注点往往构成了这篇学术论文学术价值及其评价的决定因素。而一篇具有较深理论意义的学术论文,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和以人文社会科学为背景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的学术论文,对其学术价值更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就不仅仅是‘选题本身的内容及其学术高度以及当时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论关注’,还需要融合作者本人的人生阅历、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和作者对选题的深入理解。”

 

出于导师对自己的门生的深入了解与爱护,吴先生在序言中对本人在专业教学和理论研究中的学术风格也作了评论和诠释。他指出,“杨文祥的学术风格最显著的特点是理论化、抽象化、有时甚至给人以‘玄’和‘空’的感性印象。但事实是,他的研究,无论选题有多么抽象,无不直接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自于他长期在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实践的人生经历。无论是其早期发表的《试论图书馆的基本属性──知识性、传递性、时代性》、《图书馆学的反思  社会与哲学的思维──关于图书馆本质、职能的再认识》、《图书馆职能的历史阶段性──兼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关于开展‘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论思考》、《文献信息社会学三论》系列论文还是后来与我合作的《现代产业观与图书馆散论》系列论文、《从传统图书馆学向现代图书馆学的转型与过渡》、《关于图书馆学研究的理性思考》,以及他后来撰写的《论21世纪图书馆学学科建设方向、学科性质与学科定位》和《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起点、历史任务和研究思路》等,都反映了他的‘理论虽然源于实践,但必须高于实践并能够指导实践’的理性思维。”

 

与此同时,吴先生对我二十余年来“在图书馆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并将这一实践层面上的坚持自觉地转化为在理论研究,而且是抽象性很强的基础理论研究层面上的坚守”这一点做出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一实践上的坚持和理论上的坚守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图书馆事业的执著和对图书馆学理论建设的执著。”

 

关于图书馆学与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关系,吴先生充分肯定了本书所提出的“图书馆学理论及其学术思想与本书的信息资源价值论研究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这一学术思想。吴先生进一步指出,“信息资源价值研究,不仅是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也是图书馆学发掘图书馆赖以发挥其社会职能,实现其社会价值的理论基础的基础理论研究。作者以人类的价值思维和价值哲学研究为其价值理论来源,以图书馆学的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为专业基础,依据系统论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体系,分别从信息资源的本体论和价值论两个层次,对信息资源价值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探讨。”

 

师恩难忘,在此,谨向授业恩师吴慰慈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2.杨文祥.信息文明之光:《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作者告白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86646.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383813

3.杨文祥.信息文明之光:《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一:关于题名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401829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09.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2.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5.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95616.html

4.杨文祥.信息文明之光:《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二:关于扉页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27471

http://blog.gmw.cn/blog-136083-398802.html

5.杨文祥.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三:版权页内容简介

http://blog.gmw.cn/blog-136083-400993.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96942&do=blog&id=531633



https://m.sciencenet.cn/blog-496942-542682.html

上一篇:关于酒店女工留废弃食物给儿子补身体被开除事件的管理理念反思
下一篇:李学宽诗词摄影佳作组合《雾中寻梅》欣赏(二)——答谢鲍海飞点

2 杨学祥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