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畅想物联网冰箱带来的数字化生活

已有 8540 次阅读 2012-7-25 13:32 |个人分类:科普荟萃|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物联网, IPv6, Internet, 冰箱

相信“物联网”这个概念大家并不陌生了,但是真正明白的并不多。近日与朋友聊天时再次谈到了这个话题,发现最终必须用我仅有的物联网知识进行科普才能让他们明白。由于物联网概念新,许多应用并没有定型,在解释中加入了我自己的畅想或添油加醋的渲染,不过这都是有根据的。根据本次科普的内容,成就了本篇文字。
 
根据互动百科上的解释: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一概念还是非常清楚的,至少包括有两层含义。1)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2)物品与物品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说到目前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相信第一代设计者们万万没有料到今天会有如此之多的网络终端。IPv4协议设定的网络地址编码是32位,总共提供的IP地址为2的32次方,大约43亿个,在采用A、B、C三类编址方式后,可用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数目大打折扣,以至目前的IP地址近乎枯竭。IPv6就是为突破这一限制而产生的,IPv6的地址长度为128比特,地址空间增大了2的96次方倍。这不但解决了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同时也为除电脑外的设备连入互联网在数量限制上扫清了障碍。难怪有人说,IPv6让世界上每一粒尘埃都可以拥有自己唯一的IP地址了
 
网络问题解决了,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通讯相对就简单了,关键是如何具体应用,真正的数字化生存,目前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其中,最能说明物联网优势的一个应用当物联网冰箱莫属了。多年来,海尔集团一直在推动这个理念。但是,由于其他配套的环节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物联网冰箱就像麦兜所说的发明了电话但没有发明电一样毫无意义。因此,我们还是可以根据物联网的一些概念对未来的物联网冰箱进行畅想。
 
物联网冰箱首先应该具有普通冰箱的所有功能:可以储存食物,可以保鲜。另外,还必须是一个智能冰箱,能与其中的食品进行对话。
 
在向冰箱内放入物品的时候,冰箱门上的感应器和识别器就记录下了这件物品,如果是食物的话,冰箱就知晓食物的保质期、特征、产地等信息,并会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对冰箱里的食品做出必要的反应。比如,哪些食品要过期了,请赶快食用;冰箱中现有的食材,能做出什么美味佳肴,并通过互联网检索制作方法通过屏幕或者语音的方式告知给用户。
 
其中,关于食物的特征信息,应该记录下食物整个生产过程的信息,比如,生产地是哪里,加工地是哪里,进行了何种加工,经过了什么仓库,中间进行了什么处理,从哪个超市出售。也就是说这个物品的每一个关键步奏都应该得到记录,这些信息会如实反映给消费者。
 
其次,物联网冰箱根据冰箱储存的物品,智能猜测出消费者的习惯,并提示需要添加什么食品;也可以根据主人放入及取出冰箱内食物的习惯,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给消费者提供健康、营养的生活方案,从而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全新的享受与体验。因为物联网冰箱是与超市相连接的,因此,缺少的东西,冰箱已经自动检索出在那个超市购买最合算(最近、最便宜),甚至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订货,在主人到家的时候,快递刚好送到了。
 
很明显,物联网的产业链很长,涉及传感器产业、芯片业、网络运营业等,物联网的发展是无法单兵作战的。单就物联网冰箱而言,目前市场正处空窗期,另外还有一些技术问题无法解决,比如蔬菜、水果和鸡蛋如何安置冰箱可识别的载体(芯片、条码)?
 
可喜的是,目前物联网成规模的应用已经开始了。比如现在可以网上追踪快递的信息,甚至有些快递公司提供GPS信息报告送货车的实时方位。智能手机上也有一个应用,叫做“查查看”,能根据条码查询方圆一定范围内这个物品的价格和出售地点。
 


https://m.sciencenet.cn/blog-502444-595647.html

上一篇:上海的“清洁对照点”设错了吗?抑或PM2.5错了!
下一篇:怀念实体书店

8 彭真明 张学文 罗汉江 李红 蔡庆华 马飞 吕鹏辉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