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tcpres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ustcpress

博文

《晶体场手册》张庆礼、刘文鹏译

已有 6202 次阅读 2012-4-26 16:14 |个人分类:优秀译作|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剑桥大学, 晶体场

英文版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英文版作者:道格拉斯·约翰·纽曼、贝蒂·吴·道格 等
出版日期:2012年4月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正文页码:252页(16开)
字数:336千
定价:39.00元
编辑邮箱:edit@ustc.edu.cn(欢迎来索要目录、样章的PDF)
 

内容简介
本书以对晶体场现代概念的理解为基础,澄清了在历史上产生混淆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关于磁性离子能级光谱的共价效应、配位体极化效应方面的问题。对固体中磁性离子能级光谱的唯象分析,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一套计算机程序,向读者说明了如何用不同层次的参数化模型来从观测光谱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特别详细地阐述了叠加模型和跃迁强度的参数化以及当标准(单电子)晶体场参数化不成功时所要使用的方法。这是第一本把全部参数化模型、概念和使用它们所需的计算手段统而述之的晶体场理论著作,对光电子系统和磁性材料方面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特别有益。

 

【原著作者】

道格拉斯·约翰·纽曼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

贝蒂·吴·道格

英国威尔士环境局

刘国奎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化学部

迈克尔·瑞德

新西兰坎特博雷大学物理与天文系

杨友源

中国香港教育学院科学系

陈国森

中国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

捷斯拉夫·鲁多维奇

中国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

 

译者简介
张庆礼,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副研究员,
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现从事晶体生长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承担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重大国家项目共五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申请专利2项。目前,张老师正在翻译Walter A. Harrison的《Elementary Electronic Structure》(修订版),该书中文版将在我社“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出版。

 

【目录】
作者简介()

译者序()

前言()

引言(1)

 

1章晶体场分裂机制(5)

1.1作为开壳层态自由离子微扰的晶体场(5)

1.2静电型晶体场模型(6)

1.3其他对有效电势的贡献(8)

1.4多电子矩阵元形式的晶体场能量(9)

1.5单电子矩阵元表示的晶体场能量(11)

1.6晶体场计算的多体方法(12)

1.7与其他公式的关系(13)

1.8与能带论中紧束缚模型的关系(16)

1.9数值结果(17)

1.10总结(18)

 

2章经验晶体场(20)

2.1磁性离子光谱及能级(20)

2.2唯象晶体场参数化(22)

2.3从实验上确定晶体场参数(27)

2.4镧系和锕系晶体场参数(27)

 

3章晶体场参数拟合(34)

3.1从晶体场参数确定晶体场分裂(35)

3.2镧系和锕系中多重能级的晶体场参数拟合(44)

 

4章镧系和锕系光学光谱(52)

4.1哈密顿量(52)

4.2矩阵元的约化和赋值(55)

4.3物理参数值的设定方法(63)

4.4晶体场参数的实验确定(65)

4.5镧系和锕系的对比(65)

致谢(67)

 

5章叠加模型(68)

5.1基本考虑事项(68)

5.2固有参数值(73)

5.3组合坐标因子(79)

5.4由唯象晶体场参数确定固有参数(84)

5.5应力引起的晶体结构变化(90)

5.6固有参数的分析与解释(92)

5.7叠加模型的价值及其局限性评估(94)

 

6章电子关联对晶体场分裂的影响(96)

6.1单电子晶体场模型的一般化(96)

6.2晶体场概念的一般化(99)

6.3全参数化(102)

6.4参数拟合(106)

6.5发展趋势(110)

 

7S态离子基态分裂(111)

7.1自旋哈密顿(111)

7.2实验结果(113)

7.3晶体场和自旋哈密顿参数间的关系(116)

7.4叠加模型(118)

7.5零场分裂机制(123)

7.6展望(125)

 

8章不变量和极矩(126)

8.1矩和转动不变量间的关系(127)

8.2二次旋转不变量和叠加模型(131)

8.3应用举例(132)

8.4展望(137)

 

9章半经典模型(139)

9.1介绍性例子(140)

9.2八配位立方格位处的隧道效应(144)

9.3展望(149)

 

10章跃迁强度(150)

10.1基本方面(151)

10.2宇称禁戒跃迁(154)

10.3叠加模型(159)

10.4唯象处理(160)

10.5从头计算(170)

10.6高阶效应(173)

10.7相关主题(174)

10.8展望(176)

 

附录1点对称性(177)

A1.1全旋转群O3和自由磁性离子态(177)

A1.2格位对称和对称算符(180)

A1.3晶体场参数和点对称(182)

A1.4点对称群的不可约表示和能级(183)

A1.5约化和诱导表示(184)

 

附录2QBASIC程序(186)

A2.13j6j符号的计算(187)

A2.2坐标因子的计算(190)

A2.3数据文件的结构和命名(197)

 

附录3可获取的程序包(201)

A3.13dN离子晶体场分析计算程序包(201)

A3.2从光谱强度确定晶体场和强度(202)

A3.3从非弹性中子散射确定晶体场(203)

A3.4计算立方对称格点能级图的Mathematica程序(204)

 

附录4计算程序包CST(205)

A4.1晶体场和零场分裂哈密顿性质(205)

A4.2程序包的结构和功能(207)

A4.3总结和结论(212)

致谢(213)

 

参考文献(214)

 
 



https://m.sciencenet.cn/blog-502977-563892.html

上一篇:《热传导理论》胡汉平
下一篇:《建筑火灾安全工程导论》(第2版)霍然、胡源、李元洲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