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远行的骆驼 研究方向:药物化学

博文

谁在实验室拼命 精选

已有 10911 次阅读 2011-1-19 12:30 |个人分类:海外观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博士后, 阿根廷, 实验室, 中国人, 西班牙语

我们课题组国际化程度相当高,三个中国人,三个印度人,两个美国人,一个阿根廷人,一个俄罗斯人,一个越南人,一个埃及人.所以老板很舒服,哪国文字的文献不懂,汉语,西班牙语,越南语,俄语,阿拉伯语都能搞定.老板自己还懂德语.此前课题组不时的还有过日本人来过.有个美国人还会法语。
就目前来看,哪国人最拼命,不是咱中国人了,是印度人.早来晚走的,周末加班,圣诞节也不全休息.又一次老板过来问越南人在哪里?我一会儿学话,把旁边的印度博士后紧张得不得了,问老板有没有问我啊?博士后都是一年一续签,能不紧张么?尤其是第一年,真是拼命。
其实我们课题组里,阿根廷人和埃及人那两个都非常勤奋,那个埃及人最能产化合物,一年搞了200多个,咋搞的?当然他的反应步骤不长,不过也挺吓人的。有一次我早上来,发现埃及人正准备回去睡觉,天啊他几点来的?阿根廷人也能干,老婆刚生孩子,只请了2周假期照顾夫人,关键是他们父母还都没来呢。这两人都是博士,如此勤奋确实是准备干学术的,他们都期望能在国际一流期刊尽量多发论文。虽然他们都发了影响因子4-5的药化论文,不过他们觉得还是少。阿根廷人甚至主动要求延期,不过老板不同意说钱不够了,所以阿根廷人写了一个基金,期望能批准再留这多干一年。我看了,写得很不错。
今年老板这边有几个博士生申请进实验室,我们老板还是比较热门的,但是最后老板还是要了个美国人。原因很简单,美国人有国家资助。从本质上说,对于老板而言,博士和博士后的花费是几乎相等的,要不是基金有培养学生的任务,估计谁不想要博士后阿。不过博士后比博士的压力大很多。
我们实验室还有个从欧洲作过博士和博士后的印度人,感觉节奏就没有从印度来的哥们拼命。以前我们中国人的拼命是出了名的,也听说过日本人的拼命(不过日本人在美国不多,我也没有见识过)。韩国人我们课题组还没见识过。
总体感觉,优越感强的人不容易拼命,危机感强的人最拼命。特别是想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尤其拼命。不过拼命归拼命,只用手不用脑是不行的,这个以后再讲。
 


https://m.sciencenet.cn/blog-51231-405828.html

上一篇:大人和孩子
下一篇:普通外国人看中国

19 于锋 廖聪维 武夷山 高绪仁 吴军 孔晓飞 吕喆 唐小卿 张亮生 尧中华 曾庆平 孙学军 杨龙 柳东阳 徐耀 王孝养 陈钊 朱诗鳌 haozhm

发表评论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8: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