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元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fdragon 我不是嘲风,我仅仅代表自己,我不代表嘲风; 我是嘲风,我用我的生命浇灌嘲风,直至生命竭尽。

博文

科研制图 |如何用Maya做表面修饰巯基与高分子链的纳米金颗粒

已有 694 次阅读 2024-5-20 14:13 |个人分类:作品发表|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在科研绘图的世界里,讲好每一个科研故事,是我们在学习科研绘图创作时需要坚持的东西,学会擅长使用丰富的艺术元素,创建每一个科研素材,从而达到迎合特定的受众。本次课程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如何用Maya做表面修饰巯基与高分子链的纳米金颗粒,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image.png

1.打开Maya软件,新建一个柏拉图多面体。

image.png

2.调节多面体的参数,使其呈现球体。

image.png

3.复制一份球体,隐藏在层里。

image.png

4.新建一个螺旋线,调节螺旋线的参数。

image.png

5.新建一个圆柱体,调节圆柱的参数。

image.png

6.新建一个立方体,shift加鼠标右键,平滑一次,按3平滑显示成为一个球体。

image.png

7.分别给螺旋线、圆柱体以及球体材质。

image.png

8.选择螺旋线,按mash按钮。

image.png

9.调节mash的参数,分布类型选择网格,方法为顶点,输入网格为柏拉图多面体,勾选泛洪网格。

image.png

10.选择圆柱体,按mash按钮。

image.png

11.调节mash的参数,分布类型选择网格,方法为面中心,输入网格为柏拉图多面体,勾选泛洪网格。

image.png

12.隐藏柏拉图多面体,在层里,显示之前复制的柏拉图多面体。

image.png

13.调节柏拉图多面体的大小。

image.png

14.选择球体,按mash按钮。

image.png

15.调节mash参数,分布类型选择网格,方法为面中心,输入网格为柏拉图多面体,勾选泛洪网格。

image.png

16.根据需要调整两个柏拉图多面体的大小。

image.png

17.隐藏两个柏拉图多面体在层里。

image.png

18.新建一个球体作为纳米金颗粒,调节球体的大小与其相适应。给球体一个材质。

image.png

结语:

为模型附灯光,渲染即可。

如何把握好科研图中讲故事的度,用科研图,挖掘“研究细节”讲好自己的科研故事,欢迎查看科研图像设计三天速成实训课,用沙龙座谈的形式,轻松提升自己的科研图像质量,驾驭软件技巧,课程详情查看海报:

微信图片_20240429161918.jpg

<静远嘲风动漫传媒科技中心>设计制作

微信图片_20230519124423.jpg 

   购书链接:

科学的颜值:学术期刊封面故事及图像设计 

   https://item.jd.com/12802188.html

科技绘图/科研论文图/论文配图设计与创作自学手册:CorelDRAW篇 

   https://item.jd.com/13504674.html

科技绘图/科研论文图/论文配图设计与创作自学手册:Maya+PSP篇

   https://item.jd.com/13504686.html

科技绘图/科研论文图/论文配图设计与创作自学手册:科研动画篇

   https://item.jd.com/13048467.html#crumb-wrap

SCI图像语法-科技论文配图设计使用技巧

    https://item.jd.com/10073529532924.html?bbtf=1

微信图片_20220509133450.jpg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1.jpg

静远嘲风(MY Scimage) 成立于2007年,嘲风取自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生九子,子子不同的传说,嘲风为守护屋脊之瑞兽,喜登高望远;静远取自成语“宁静致远”,登高莫忘初心,远观而不可务远。

微信图片_20220512163044.jpg

微信图片_20220512163200.jpg

学习更多绘图教程关注:

微信图片_20230620105059.jpg

微信图片_20220512141415.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519111-1434852.html

上一篇:科研制图|如何用Maya做表面附着磷钼酸颗粒的吡咯单体结构模型
下一篇:2024年3月嘲风作品集(一)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