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唯变化永恒...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hua 世间唯变化永恒,以开朗的心简洁地生活...

博文

有比较才有鉴别

已有 3088 次阅读 2011-9-3 11:28 |个人分类:自省自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前期,为了确保校企合作项目数据的真实性,建议课题组派两位学生去我们所调研的企业.这两个学生,一个是由项目组组长挑选的一个自己非常熟悉,一个非常优秀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而另一个则是我在自己指导的2011届毕业论文组里抓出来的一个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他虽然来自农村,但人很实诚...又是学信管专业的,由于之前我没有教过他课,所以,我先让他把他的专业成绩单传给我看,看了他的专业成绩单后,我发现他专业成绩的确不是很好,还存在需要补考的科目,但看到他本人之后,我还是决定给予他这个锻炼机会...
    之后,他的辅导员也向我们课题组组长推荐了另一位相对优秀的学生,但在征求我的意见时,我还是建议选择这个相对差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我比较逆反?还是对传统的评价学生优秀标准不屑一顾?后来,我的答案是,第一,可能在我当时看来,学生的人品相对于学识更重要,因为他首先告诉我,张老师,我有补考...第二,我认为他在学校里学得不好,可能并不是他所期望的,可能就是我们这些做大学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得当而以...何况,这次是到实践中去学,实践才是检验人才的最好标准....
    去了合作单位之后,按照用人单位的用人惯例,这两个毕业生被当成普通工人一样被分到了仓储部,干和普通工人一样的重体力劳动,每天工作10-15个小时左右,虽然很累,但他们还是坚持了6个月的时间...而且,至今当初被抓出来的那位有补考的学生还留在合作单位继续工作....
   期间,毕业论文答辩期间,他们回来过一次,我们也到合作单位实地调研过两次,课题组组长请他们吃过饭,还给他们发了1600-2000的奖金(合作单位也给他们发员工一样的工资,大概2000多块钱一个月, 包吃包住),认为他们辛苦了,的确,在我们看来,他们的确很辛苦,辛苦不仅来自体力,也来自精神,毕竟他们是本科生,半年被压在最基层从事"搬运工"工作,的确,很不容易...
   最近,那位优秀的学生主动放弃了那份工作,然后回到了成都,回来后,我们又在一起聚了一下,在聚会的时候,又谈到了在合作单位做仓储工作实在太苦了这一问题...这时,课题组组长的老公(52岁的注册会计师,很儒雅,具有很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我们尊称他为黄老师)开始问那位学生,到底苦到什么状态呢?是不是累得倒头就睡呢?学生说,恩,是的,每天上班做很重的体力活,然后一下班倒头就能睡着...这个时候,黄老师接着问,那吃得怎么样,住的呢?是否有穿的?学生回答,合作单位的伙食特别好,可以随便吃,住的地方也很好,有饮水机,还有空调,被褥那些还有专人洗....穿的也不错,有专门的工作服,从头到脚都是单位发的.质量还不错...这时候,黄老师开始发言,那你们还算比较幸福了...我75年下乡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是农村没有门也没有窗的房子...每天也要干上10多个小时的农伙....所以,如果你们跟我们那个时代相比,你们算是很幸福的了....
    听完这一席对话,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长串文字"苦还是不苦,要看你参照的对象,如果跟班上同龄人相比,这两个学生的确很苦,但如果跟老一辈过过苦日子的人来比,就算是很幸福的...."
   呵呵,这又印证了之前的一些思考....在面对问题时,一定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特别是我们在觉得自己很苦,很累,很不幸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多个参照对象,这样就很容易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继续自己的理想前进....
    刚刚,又接到留在合作单位学生的电话,说因为及时和杂货组组长的交流,使得他现在的工作又有了新的突破...我终于有一点欣慰了...感觉他离开了另外一位优秀学生的庇护,开始学着自己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了,他其实并不笨,反应也不慢,只是不自信.......而不自信主要来源于他对自己背景的认知,来源于跟那位优秀学生的对比....现在,在课题组大家共同的鼓励和指导下....他开始能以一种全新的心态面对自己,开始把注意力从自己转移到具体工作上去....通过做一件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去培养自己的自信心....看着他的进步,我们都很高兴....期望他的明天更美好....
 
  


https://m.sciencenet.cn/blog-520919-482450.html

上一篇:参加校企合作横向课题的感触...
下一篇:今天学生给我上了一课,感谢:)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2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