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孔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land
↙中国的社会生物学保卫战↘

博文

社会生物学:人类雌体的质量问题

已有 3037 次阅读 2011-1-30 11:35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质量, 社会生物学, 生殖, 雌体

这又是一个不太恭敬的话题。科学有时就是不够恭敬,譬如猴子和人的关系就曾经被认为是很恶毒的。女性朋友更可能觉得,这简直就是把雌体拿到案板上像甄别注水肉一样,难道这就是科学吗?严肃地说,毫无疑问,这就是科学。当然,我们不应该拿一个具体的人分析她的优劣,那是普遍认可的伦理道德问题--除了少数几个不顾一切展示自己的雌性,譬如芙蓉姐姐和凤姐。

雌性美有一个大致普遍认可的模糊标准,而普遍认可本身就是价值。这一点大家都不陌生,譬如古董的价值,就是因为普遍的认可,而不是它能生产食品或汽车。普遍认可就是价值,这个逻辑源于性选择,同时也在促进性选择过程。我在《丑陋的孔雀》中费力证明过,最原始的金钱也是一个性选择过程,而金钱就是普遍认可的东西。2010年两个网络红人,兽兽和凤姐,同样的造型,一个能收入15万,一个可能赚不到其1%,就是价值的体现。

美丽雌体的价值和古董自然有若干差异,普遍认可只是共性之一。那么普遍认可子怎么来的呢?古董的价值总有一些历史原因,同样,从进化过程分析,优质的雌体也不只是“好看”。同样出尽了风头,脱得差不多不能再脱了,为什么雄性觉得好看的是兽兽而不是凤姐呢?这只是一个偶然的错误——像中国古时妇女的小脚?肯定不是。当然,凤姐肯定不服,你兽兽不就是一副臭皮囊?除了皮囊我哪一点比你差?我读的书就比你多!我还有远大理想呢。

然而雌体的生物学价值是要靠雄体的本能来判断的,她自己证明出来的价值已经不是生物学意义的价值了,而是社会价值。价值观不是一个领域的,就不能比较了。一个是纯粹的生物学范畴,一个是意识形态范畴,就不要“歧视”了。

美丽并不“肤浅”,已是普遍认可的结论,这里,只总结一下“价值”的生物学含义:雌性的价值就是生殖价值。雄性挑选雌性,原始的目标是生殖,而高质量的雌体具有更强的免疫能力、抗病能力、生殖力,能生育出优秀的后代。

其实,雌性没必要对“雌体的质量”这个名词耿耿于怀,雄体也有质量优劣之分。雄体的质量,主要体现在战斗的能力和攻击性等方面,也就是获得配偶、领土、权利、财富等方面,其终极进化动力依然是生殖。可以说,雌雄质量均体现在生殖力上。雌性追求的人生价值或社会价值,其实就是原始的雄性价值。

由于生殖角色的差异和重男轻女的传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优势的雄体只把雌体当作生殖道工具,人们似乎把生殖功能看作是歧视的、庸俗的评价标准,而把获得社会经济地位看作是高尚的东西。

同时,生物学意义上的优质雌体不能代表她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好女人好妻子或好母亲,那是两回事。

按目前的伦理道德标准,随便评价一个雌体的优劣是不应该的,但一些变相的活动天天都在进行。世界各地的选美和模特大赛,虽然外貌不是唯一标准,但依然是先决条件,依然是雄性主导的。如果有名次的选手是美的,那么,其他雌性就是丑的?在这方面,人们已习惯于自己欺骗自己。这好比,我们常说职业不分贵贱,却常常说教师是最高尚的职业。然而,如果谁说捡破烂是卑贱的职业,立刻就会引来愤怒的口水。

其实,如果把人当作一种普通的动物来看待,就只身体方面,肯定有优劣之分。近代西方的奴隶交易,因为主人只把他们当作劳动的牲畜,挑选奴隶就自然像选牲口一样,至少要看牙齿:牙齿好,说明年轻;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干活有力。这样的奴隶,就是优质的奴隶。

人确实不是一种普通的动物,但人类接近动物本能的那一部分,以及由此演绎出的行为心理问题,还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描述和研究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524394-409111.html

上一篇:择偶中的进化心理学:因为可爱而美丽
下一篇:人比猩猩漂亮了?

3 王德华 刘立 zgg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