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孔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land
↙中国的社会生物学保卫战↘

博文

文革与人质情结

已有 3830 次阅读 2011-4-16 14:46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文革, 人质情结

什么是人质情结:百度百科维基百科

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学现象,不只发生在劫持人质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表现出来。譬如家庭暴力中,譬如面对一个凶恶的上级,个体经常会表现出由敬畏而生的讨好和谄媚。这是个体的自我保护本能,这样的本能是有惯性的,当威胁消除后,依然会有敬畏,甚至崇拜和感恩。这种心理的逻辑是,被劫持和控制的人往往会受到伤害,而我却能毫发无损,这就是对我格外开恩了,这不值得感恩吗?

把这种心态稍微扩展一下,子女对暴戾的父母,臣子对嗜杀成性的暴君,都会产生类似的情结,这常常成为忠孝的生物学基础。相反,从小受到溺爱的孩子,从来生活在民主的领导之下,人就不会有这样的心态,反而会处处给父母、给总统挑毛病。棒下出孝子,暴政之下出愚忠,大概如此。

近日看来王铮先生关于文革的几篇文章,才联系到人质情结。王先生说鼓吹文革的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关于文革之否定与肯定I),我赞同,这是中国幼体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谁对我好,给我好处,就是好人,不管他对别人做过什么。这样的是非观是很传统的,与我们的祖先崇拜有一定的因果联系。我们对待祖宗,是不能挑毛病的,祖宗创下了基业,给了我们生命,怎么能挑祖宗的毛病呢?

鼓吹文革的,也不全是既得利益。还有一种可能性,就类似上面的人质情结。我推荐王先生的文章给一网友,他看了几眼,发现了问题,回复说我从来不看此类反动的东西,表示很反感诋毁毛的,这样很危险的。他是文革的过来人,不是文革的受害者,却是改革开放后的受益者,却依然本能地维护毛的形象,维护文革的历史功绩。

尽管小平同志否定了文革,但文革不会被否定。走过文革的人,不管是受益者还是受害者,都可能是文革的维护者,都可能将其思维传授给后代。

昨晚看了一会新闻,卡扎菲的女儿出面发表演说,其中有几句大概是,谁不想要卡扎菲,谁就没资格活着。她可能说的是北约,也可能指反对卡扎菲的利比亚人。不管她指谁没资格活着,狂热的支持者都不会在意,不会想象要是我自己哪一天反对卡扎菲是不是就没资格活着。当然,支持者也可能永远不会想反对卡扎菲,尽管他本人也可能是卡氏政权的受害者。死的人越多,而我还活着,这本身就是恩惠。这不值得感恩吗?不值得敬畏吗?不值得崇拜吗?


https://m.sciencenet.cn/blog-524394-433901.html

上一篇:道德感与杀鸡给猴看
下一篇:脸有多重要

7 李小文 陈安 程木 杨月琴 郑波尽 赫英 zgg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